由来女士事件引发的思考,婚姻是否要讲门当户对?王夫人的七宗罪到底是什么
本文目录
由来女士事件引发的思考,婚姻是否要讲门当户对
自古以来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更需谨慎对待,与时俱进。
从来女士事件,对婚姻的门当户对,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纵观整个事件的前前后后,来女士与二婚丈夫许某某在经济和地位上没有太大的悬殊。
经济实力上,来女士可能手上有两套房子,社会地位上,一个是保洁员,一个是货车司机,都是普通平凡的社会阶层,他们之间也是因爱因情,义无反顾,不惜一切,脱离原生婚姻家庭,可以说是半斤对八两。
他们的所谓门不当户不对,其实说到底,是他们的见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沟通困难,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表面上恩恩爱爱,但遇到核心利益时,楚河汉界分得很清,相互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和尊重。
这起骇人听闻事件的导火索,就是许某与前妻生的儿子结婚,需要一套房子,许某想让二婚的妻子来女士奉献一套,而来女士想把这套房子给自己与前夫生的女儿,当许某达不到目的,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有预谋地杀人灭口,想独霸全部财产。哪知道****,疏而不漏,很快被警方侦破,落得个人财两空,法律严惩,世人唾弃。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物质生活条件丰富了,但精神上却丧失了自我,把金钱物质当做衡量感情爱情的唯一条件和标准,狭隘地认为钱比命贵,不顾道义与法律,不择手段攫取金钱利益,最后疯狂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可悲、可叹、可哀。
门当户对的婚姻需要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志趣爱好,共同的胸怀气度,共同的奋斗拼搏,共同的相知相爱,只有这样才能爬坡过坎,风雨同舟,携手并肩,你情我侬,白头偕老,抵达幸福的彼岸。
王夫人的七宗罪到底是什么
王夫人做为贾政的嫡妻,荣国府的当家人,为了家族,为了子女,有时也为了个人的自尊,王夫人犯下的罪孽可能不止七宗,下面拣主要的说一说吧。
第一宗,也是最大的一宗,就是失察之罪。王夫人放权于王熙凤,认王熙凤胡作非为,却不加约束。贾府之所以落魄,与宁国府贾珍的聚赌与贾赦的交结外官有关,但也与王熙凤挪用月例放贷,进行高利盘剥和弄权取利有关。而这又与王夫人的不作为和失察有关。如果王夫人能走出佛堂,严加训诫,王熙凤怎么敢如此大胆?
第二宗,没有尽到嫡母责任。在古代,相夫教子,本是嫡妻的责任,可是,王夫人却把庶子贾环放到毫无教养的赵姨娘身边,把贾环养成一个形容猥琐,心量狭窄,阴狠歹毒的孩子。
第三宗,溺爱宝玉。贾珠早死,元春入宫,剩一宝玉在身边,王夫人爱如珍宝,不加约束,使宝玉厌倦经济仕途,只爱混迹于姐妹中间。成为一个空有一副好皮囊,其实腹内草莽的纨绔子弟。
第四宗,对贾兰不慈。贾兰是荣国府二房的长子长孙。地位非常重要,可是王夫人却对其不闻不问,形同陌路,这对贾兰形成以后与家人,族人之间关系冷漠,疏离有很大影响。
第五宗,心胸狭窄,挟私报复。也许因为姑嫂当初有矛盾,当小姑的女儿黛玉初到贾府,要拜见舅舅时,她几次三番的将黛玉让向主座,也就是贾政平时所坐的位置,若不是黛玉机灵,挨着王夫人坐了,王夫人一定会让黛玉出丑。
第六宗,治下不严。王夫人虽然手中有权,但是在管理方面都甚少才能,她身边的大丫环彩霞,彩云竟然是情敌赵姨娘的密探,不但把这边的消息报告给赵姨娘,还偷把王夫人的好东西玫瑰露偷渡给了赵姨娘,而王夫人竟然不知道。
第七宗,沉不住气,处理问题失当。金钏儿与宝玉互相调情,触碰王夫人底线,王夫人为了宝玉名声,本应该暗地里处理,可是王夫人却沉不住气,又打又骂,直接讲金钏儿赶了出去。造成金钏儿投井自尽的结果。
第八宗,偏听偏信,胡乱定罪。听了王善保家的告密,认准晴雯是个狐狸精,会勾引了她的宝玉,将病中的晴雯赶出了大观园,使晴雯出去后不久便一命呜呼,而真正的狐狸精却逍遥法外。
第九宗,抄检大观园。虽然在大观园发现了绣春囊,但却不宜大张旗鼓的去抄检。因为不管以什么借口,都会影响荣国府的名声,她自己也会落一顶管家不力的大帽子。
第十宗,欺骗贾母。王夫人将晴雯赶出了大观园,在向贾母回报时,却谎说晴雯得了女儿痨,并说三年观察下来,感觉晴雯不沉重。而事实上,她在王善保家的告状后才知道的。
一饮一啄,皆有前定,王夫人有此十宗罪,将来会有恶果,或应其身,或应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