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下载(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为何会节节败退)
本文目录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为何会节节败退
现在的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美国远远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当时的美军的世界排名是世界第26名,在什么葡萄牙后边。当时美国和苏联的情况类似,都是处于军队大规模扩编中,按照美国人的话就是都在爬入战争。
美国在1940年年底的正规军只有26万人,到了1941年是到了180万人,和苏联军队类似,都是在大规模扩编中,扩编中的军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缺人缺枪缺炮,不过美国和苏联相比有几个优势,一个是美国没有大清洗,还有就是美国的国民教育远远高于苏联。
当然美国军内也有因为意见不一被排挤出军队的,比如象陈纳德,米切尔这样被传统军人认为是异端的,但是被排挤出去没有被肉体消灭,这里就意味着还可以回来,象陈纳德就是重新在军队中服役。
而美国的国民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列宁说的什么是社会主义中,除了苏维埃政权外,那几个什么普鲁士的铁路官僚,美国的托拉斯和国民教育,美国的国民教育就在其中。事实上,美军在扩编中就利用了这一点,在大学中推行了军官预备团计划,提供了大量预备役军官,这些军官受过一定的训练,虽然一开始比德国的那种久经战阵的德国军官水平要差,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些军官的作战经验的增长,很快就会赶上德国同行。
缺枪缺炮听上去有点可笑,但是这是当时美军的实际情况,美国的军工生产是在二战中发展起来的,二战前美国的**工业并不发达,一开始在扩编时,新扩编的部队用木枪操练,炮也是木头的。
而日本则是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和中国的4年战争使日本已经完全进入了战争状态,并且日本通过在海南岛训练日军丛林战,并且通过各种手段搜集了东南亚的各种情报,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在美国方面,也知道现在自己军队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当然日本人的备战动作不可能瞒过美国人,但是美国人没有想到珍珠港被偷袭。
在战争之初,遭到突然袭击的一方多半会被打的措手不及,苏军被德军偷袭的样子也是美军的样子,不过好的是美军分散在太平洋的各个岛屿,没有象苏联那样兵败如山倒。而且太平洋非常广大,日本不可能全部占领,加上日本陆军的主力还被牵制在中国大陆,兵力不足,这样日本人才没有打下澳大利亚。
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为何不直接攻打美国本土
日本不直接攻打美国本土,不是不想,是不能。日本是个狭小的岛国,自然资源极为缺乏。要打仗,没有钢铁,粮食,石油,煤炭,还怎么打?所以,日本的如意算盘,是先占领中国,用中国的丰富物产做为战略基础,进而占领东南亚和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国,得到用之不尽的煤炭,石油,铁矿,粮食和人力,然后才能与美国决战。另外,东南亚,南亚,大洋洲,多是同盟国英,法,荷的殖民地。日本本想迅速占领中国,把中国广大领土作为战略后方,却万万没想到右中国受到顽強抵抗,根本无法立足。如果不进一步向南进军,那些地方都是同盟国的根据地,对日本形成夹击之势,日本更加失去战略态势,所以日本进攻方向只能向南。但这样一来,它的兵力更加分散,资源更加缺乏,决定了必然失败的命运。这也说明,曰本以一个蕞尔小国,怀着称霸世界的野心,只能以自我毁灭告终。
关于太平洋战争,有哪些书籍值得一读
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历史全过程,本人书房几部书基本讲述的比较清楚,供网友参考。《日本帝国的兴亡》上中下三部,《麦克阿瑟回纪录》《二战将帅》中的(麦克阿瑟)(尼米兹)(史迪威)(华西列夫斯基)(山本五十六)(岗村宁次)。把日本关于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决策经过,南下还是北上的争论,日本占领东南亚,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麦克阿瑟败退菲律宾,岗村宁次的三光政策,尼米兹指挥中途岛大海战,山本五十六被袭身亡,硫磺岛惨烈撕杀战,麦克阿瑟重返菲律宾,冲绳岛大血战,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反攻缅甸,华西列夫指苏联红军摧毁日本关东军,日本战败投降的内部争论和日本投降前后各方面的反映。美日双方在重大战役决策的全过程,苏联红军参战的背景,从大视野,多角度把太平洋战争的全过程和经验教训,把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美苏日主要将帅身世,性格,功绩和过错表述清楚,值得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