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古来稀80耄耋90是什么(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
本文目录
- 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
- 70岁叫古稀,80岁,90岁叫什么
-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叫什么
- 七十叫古稀,那六十、八十、九十叫什么
- 60花甲70古稀80耄耋90是什么
- 60而花甲,,70而古稀,80、90后面是什么
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
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也是耋耄。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老人。出自《论语·为政》:“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然而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中曾讲说,这几句的话的另一种意思:”在人的十五岁时候决定学习的方向,三十岁的时候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目标不再动摇,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岁的时候广泛听取多种意见,这样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绝对不会做出逾矩的事情。
70岁叫古稀,80岁,90岁叫什么
70岁叫古稀,80岁叫仗朝,90岁叫鲐背,其中80与90又可统称为耄耋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仗朝又作杖朝: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也可称“冻梨”。
扩展资料:
老人称谓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是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叫什么
九十叫鲐背。
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寿称,鲐背泛指长寿老人。鲐背之年:指九十岁,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寿称是指古代年岁称呼,有襁褓、孩提、金钗之年、豆蔻之年、花信年华、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期颐之年等,有男女和年龄之分。
其它高寿的称呼:
耄耋之年:80~9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 岁
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期颐之年:男子100
扩展资料:
其它寿称: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 岁
不惑之年:男子40 岁
知命之年:男子50 岁
花甲之年:男子60 岁
古稀之年:男子70 岁
喜寿:男子77岁
杖朝:80岁
七十叫古稀,那六十、八十、九十叫什么
七十叫古稀,六十叫花甲、八十叫耄耋、九十叫鲐背。
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耄取自《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后世又有“七十曰耄”的说法,即是大约七十至九十岁年龄的古称,形容年老,引申为昏乱之义。
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鲐背泛指长寿老人。
老人的其他雅称
1、老苍,谓头发苍白的老人。杜甫《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2、期颐,指一百岁的老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3、老宿,年老而在学艺上有造诣的人。如文坛老宿。汪启淑《鹿菲子小传》:“黄景仁著有《浮相斌》,老宿咸称之。”
60花甲70古稀80耄耋90是什么
90也是耄耋,80至90岁称耄耋之年。在古代,人有上、中、下寿之分,100岁称上寿,80岁称中寿,60岁称下寿。所以年轻人庆祝生辰,只能称“做生日”,不能称“做寿”。
古代对人的年龄的称谓如下:
幼学:十岁。弱冠:二十岁。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天命:五十岁。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七十岁。耄耋:八十、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
1、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2、而立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60而花甲,,70而古稀,80、90后面是什么
1. 80岁称杖朝之年。
2. 80至90岁称耄耋之年。
3. 100岁称期颐。
扩展资料:
这是人们对不同年龄人的称谓。全部的内容如下:
1.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 2至3岁称孩提。
3.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4. 10岁以下称黄口。
5.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6.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7.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8.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9.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0. 16岁称碧玉年华;
11. 20岁称桃李年华。
12. 24岁称花信年华。
13. 男子20岁称弱冠。
14. 30岁称而立之年。
15. 40岁称不惑之年。
16. 50岁称知命之年。
17.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18. 70岁称古稀之年。
19. 80岁称杖朝之年。
20. 80至90岁称耄耋之年。
21. 100岁称期颐。
此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古人为了给不同年龄的人给出不同的赞美之情,和美好祝愿而起的这些好听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