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
本文目录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前身为福州洪塘中学,2021年录取资格线为407分。于1982年响应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实行高中改制,创办了花卉职业技术班,1988年根据国家环保事业的发展和与国际接轨对环保人才的需要,学校抓住机遇,与福建省、福州市环保局联办环境保护与监测职业中专班。
1996年成立福州环保职业高级中学,1998升格为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2000年被评定为市级重点职校,2004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职校。
学校师资
学校占地3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2400平方米,在校生学历教育人数达2055人,现全校教职员工共114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78人,占89 %,高级教师11人,中级教师35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8人。
校园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拥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化学分析测试实验室、微生物分析测试实验室、宽带网络中心、多媒体电教室、组培室等近二十多个实验室;与福建省环保局、福州市环保局和福建省建新花卉集团长期联合办学,拥有省、市环科所、监测站等近30家实习基地。
福州环保职专跨洋校区有宿舍吗
有。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跨洋校区是一所公立全日制中专学校、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学校早在1980年就创办职业教育,2017年与福州环保职专合并,实现强强联手。学校现设有朝阳路、盖山镇两个教学点,交通便利、绿树成荫、风光秀丽。根据查询学校官网可知,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跨洋校区在离教学楼200米处建立了4个宿舍。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好不好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好。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是一所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学校,以环保技术和管理类专业为主要特色,近年来一直受到当地业界和学生的好评。该校拥有完善的学科设置和师资力量,专业设置涵盖了环保、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同时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此外,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多项实践类教学模式,如环保产业教学基地、环保实验室、企业实习等,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所以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好。
23年福州中考470分能上什么学校
23年福州中考470分能上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2023年福州普高最低投档控制线为585分,470分无法上高中,只能上中专。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23年录取分数线是407分,470分达到录取分数线。所以23年福州中考470分能上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绿色校服是什么职业学校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从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学校的官网简介可知,该校的在校学生校服为绿色,代表环保。福州,简称“榕”,别称榕城,是福建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分数线2022
你好,你想问的是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2022年分数线是多少吗?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2022年的分数线为442分,在网上搜索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进入官网,点击招生信息,可以得到分数线为442分,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是公办的吗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是公办的。
1、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是公办的。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系福建省唯一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环保专业门类齐全的、拥有福建省唯一的环保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站的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2020 年被福建省教育厅认定为福建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
2、福州环保职业中专。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历来拥有高就业率、高升学率,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和稳定的就业渠道,与省、市、各区县环保局、环科所、环保产业协会、福州各大型幼儿园等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型用人关系,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3、公办中职与民办中职的区别。
公办又称公立学校,是由政府财政拨款,学习费用相对较低,教学设施较为完善。办学历史悠久等优点。民办又称私立学校,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中专中职学校,没有国家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的专业设置、教师资源和发展目标:
1、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环境保护与监测、环境治理技术、园林、物业管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生物化工、商务英语九大类专业和园林花卉技术其中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被评为首批省级重点专业,园林专业被评为市级重点专业。
2、教师资源。
现全校教职员工共114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78人,占89 %,高级教师11人,中级教师35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8人。
3、发展目标。
学校地处福州郊区,基础较薄弱,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和生源整体素质不高,建设和发展的任务很重。近几年来,学校抓住大好机遇,发展较快。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落实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两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