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流宛转的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不仅地跨九省,而且蜿蜒曲折,故称它"结成九曲连环",有因为黄河水浑浊不堪,特说:"浊流宛转"
据 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 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 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 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 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
浊流的意思浊流的意思是什么
浊流的词语解释是:浊流zhuóliú。(1)浑浊的水流。(2)比喻品格卑污的人或出身**之人。(3)比喻腐朽黑暗的潮流。
浊流的词语解释是:浊流zhuóliú。(1)浑浊的水流。(2)比喻品格卑污的人或出身**之人。(3)比喻腐朽黑暗的潮流词性是:名词拼音是:zhuóliú注音是:ㄓㄨㄛ_ㄌ一ㄡ_结构是:浊(左右结构)流(左右结构)。
浊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水流变得混浊。亦指混浊的水流。引《后汉书·臧宫传》:“斩首溺死者万_人,水为之浊流。”艾芜《暮夜行》:“将原是浑黄的浊流,染成了阴暗的灰色。”⒉比喻品格卑污或出身**之人。引《旧五代史·梁书·李振传》:“此辈自谓清流,宜投於黄河,永为浊流。”清侯方域《朋党论下》:“选取冗滥,罢天下科举以示海内无遗材;投之黄河恶其清流,而使为浊流者,李林甫、朱温之*是也。”康有为《大同书》丙部:“若夫优倡、皂隶并斥流外,原其执业太贱而身近官人,恐其转瞬变化,即服官在上,以浊流杂清流,以**凌贵人耳。”
二、国语词典
混浊的水流。
三、网络解释
浊流(水文地质)浊流是一种含多量悬移物质的海水顺海底运移的密度流。浊流中的悬移物质主要为砂、粉砂、泥质物,有时还夹带砾石。在浊流运移过程中,对海底有侵蚀作用,久而久之形成海底峡谷。浊流停止流动产生所含悬移物质沉积形成特定的粒级层序列,成岩后称浊积岩。
关于浊流的反义词
清流
关于浊流的诗词
《汲清·_波如浊流》《古意·无分清浊流》《过汜水·清汜垂虹贯浊流》
关于浊流的诗句
乱涧清流浊流莫问清流与浊流何堪照浊流
关于浊流的成语
清浊同流浊骨凡胎浊质凡姿浊泾清渭
关于浊流的词语
浊质凡姿洁浊扬清清浊同流渣滓浊沫浊泾清渭言清行浊泾浊渭清凡胎浊骨激浊扬清浊醪粗饭
关于浊流的造句
1、感谢上苍的厚赐,这眼睛还没有被世俗的浊流所玷污。在这里面,你找不到一颗灰,找不到一颗沙粒。
2、望着黄河滚滚的奔向东南,惊涛澎湃着的黄河,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你是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3、一道浊流,固然不如一杯清水的干净而澄明,但蒸溜了浊流的一部分,却就有许多杯净水在。
4、而堕入那些未被踏足的被称为命运的浊流之中。
5、下白垩统的扎赉诺尔群的沉积相的主要类型为三角洲相,湖相和浊流相。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浊流的详细信息
浊流宛转的拼音
浊流宛转的拼音为【zhuó,liú,wǎn,zhuǎn】。
词语分字解释:
浊【zhuó】:
1、水不清,不干净:浑浊。污浊。浊浪。浊流。
2、混乱:浊世。
3、声音低沉粗重:浊声浊气。浊音。
流【liú】:
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
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
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
9、指不正派:二流子。
宛【wǎn】:
1、曲折:委宛。宛妙(声音婉转动听)。宛转【zhuǎn】(a.辗转;b.同“婉转”)。
2、仿佛:宛然。宛如。宛若(仿佛,好像)。
3、姓。
转【zhuǎn】:
1、迁徙;流亡:老弱转乎沟壑。
2、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转送。转达。转发。转运。周转。
3、改换方向:转弯。向左转。
4、改变位置:转移。
5、改变形势、情况:转败为胜。天气转睛。病情好转。
含有浊流宛转的例句:
1、鸟儿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
3、不久后,他又宛转了好几个地方。
4、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
5、虽然他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他表达的很宛转。
6、突然许凡手中的水晶娃娃传来宛转悠扬的女音。
7、无限宛转的柔情,是掠过手心的一道微弱光线。
8、大殿变得十分安静,唯有那宛转悠扬的笛声回荡。
9、笛声宛转悠扬,让人有一种不由温暖和平和的感觉。
10、鸟儿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曲子。
11、我们在不喜欢别人的时候也应该表达的宛转一点。
12、你能够如此宛转的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我觉得你已经很棒了。
13、他如此宛转的表达都被你识破了,看来你在这方面确实还是有一定的天赋。
14、我多么希望你当时给我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能够表达的宛转一点。
15、其实他今天不是在作秀,只是表达的比较宛转而已。
浊流宛转是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的意思吗
“浊流宛转”通常不是指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而是形容江河水流缓慢、曲折蜿蜒的情景。
“浊流”指的是河水的浑浊和混沌,而“宛转”则指水流的弯曲和变换。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其中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匹马戍梁州,黄崖有鬼神。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首诗中的“浊流宛转”描绘了黄河水流在干旱地区的缓慢、曲折和湍急,体现了唐代文学的旷远和辽阔之感。
在文学中,“浊流宛转”这个意象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河流的美丽、柔美和深邃。它不仅是一种景象的描写,更是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浊的部首和组词
以下是浊的部首和组词:
浊的部首是:氵。
浊的组词 :浑浊、混浊、重浊、激浊扬清、溷浊、恶浊、乳浊液、麤浊、浊濊、浊才料、氛浊、昏浊、清尘浊水、浊操、言清行浊、浊醪、浊液、游浊、浊滥、水浊鱼噞、举世混浊、污言浊语、浊泽、浊子、凡胎浊骨、雰浊、浊恶世、浊化、浊流宛转、五浊恶世、浑浊不堪。
浊造句:
1、清浊塞音问题。
2、明矾可以澄清浊水。
3、浊音听起来不很清楚。
4、第三,他们是浊辅音。
5、一杯浊酒,难看红尘透。
6、刚下过暴雨,河水很浑浊。
7、烦恼是浊水,安心是净水。
8、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
9、喝水要从混浊的水井里打。
10、开启救难之门,普度浊世;
11、我讨厌病房里那浑浊的空气。
12、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13、在发浊辅音时,声带要震动。
14、小便由黄浊变清,腥臭味变淡。
15、清贫心安理得,浊富寝食难安。
16、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
17、有些是透明的,有些是浑浊的。
18、他打开窗户,放出污浊的空气。
19、他的小便混浊,而且气味不好。
20、浑浊的河水现在变得清澈干净了。
黄河颂中的浊流宛转是什么意思
浊流宛转:顾名思义,水混浊,流向弯曲。
结成九曲连环:九在古代代表最多的意思了,表示黄河弯曲很多。
简洁答案:一个弯曲而又混浊的河流。
浊流宛转的浊流
浊流(turbidity current)是一种富含悬浮固体颗粒高密度水流,其密度大于周围海水,在重力驱动下顺坡向下流动。
由悬浮沉积物扩散引起的一种含有大量泥沙,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盆地底部流动,形成的水下沉积物重力流或水下密度底流。两种不同密度流体的密度差异,是产生浊流的根本原因。
在湖泊及海洋中均能产生浊流,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流入湖泊或大陆架上的沉积受到强烈地震、构造运动或海啸等因素的触发,使大量的泥沙被搅动、掀起、呈悬浮状态,形成巨大的浊流。一旦流动开始,浊流能够以自悬浮运动形式维持悬浮状态,即由于流体的扰动而引起沉积物的悬浮。在水体中形成密度差,密度差又促进流体的运动,而流体的运动又引起了沉积物悬浮,形成完全反馈回路。要保持这种循环,就要增加流体顺坡移动的重力能量,补偿摩擦而损失的能量,只要坡度保持不变,浊流可作远距离的搬运。按沉积物扩散的密度不同,高密度浊流为50~250克/升和低密度浊流为0 025~2 5克/升,扩散沉积物粒度大于0 05毫米(粉砂级)的浊流常是高密度浊流。
浊流是含有大量悬浮物质,因而比重大(可达水密度的两倍左右),并以较高流速向下流动的水体。浊流中的悬浮物质是沙、粉沙、泥质物,有时还带有砾石。浊流发源在大陆架之上或大河流的河口前缘。
在《上下五千年》一书中有提到,浊流也有黄河的意思。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黄河颂》光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