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阳明心学精髓四句话 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精髓四句话(阳明心学的四句教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9-03 22:19:10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阳明心学的四句教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阳明心学的四句教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阳明心学的四句教是什么

这四句话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所做,是阳明心学的观点。 尽管是心学,但是用佛法来解释更加的准确。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人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无善无恶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清净自性不着一物,没有名相,离语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讲,说似一物即不中。从善恶的角度上来讲是善恶俱遣的。真如佛性是众生本自具足的,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时不禁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咸具如来智慧德相”,释迦世尊所指的就是这个无善无恶的真如佛性。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什么凡夫众生都是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恶的观念非常强烈,常常看到别人的恶和非,从而导致自己内心里面无尽的烦恼。然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是没有非善恶分别的。圆觉经讲,“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一念妄动起了分别执着”,于是就生发出了一个善和恶的分别,也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就是有善有恶,有对有错。因为这个区分是非善恶的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它本质上就是妄念。心本不有因境生,我们对一切事情不生分别就是佛,拥有的就是佛的平等性智,我们执着于别人的是非对错和善恶,就是用的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而它恰恰是我们烦恼的根源。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意思是人们能够区分善和恶,从而弃恶从善,这就是良知。这个说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究竟,前面讲佛拥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对世间万法不起分别。知善知恶,说明还有一个分别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别的邪见。楞严经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还有个能知所知,能分别和所分别的东西在,还是在相上,所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还是不究竟,还没有悟到真心之所在,还停留在于第六意识层面。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我们能对世间任何的事物不起分别执着心,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都是因缘而生的,那么我们当下就是佛,我们就拥有佛陀的大智慧,同时也就能消灭一切的烦恼。般若智慧和世间知识的区别就在于这个能知善知恶的分别心,所谓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我们应该追求智慧,而不是知识。尽管是分别,是妄念,但是究其源头,还是那个无善无恶的本体在起作用。有分别能力而不去分别,因为善恶都是缘起法,是有相的东西,缘起性空而不可得。世间万法平等,万法无咎,一切事情都是平等不二的。换句话说世界没有不平,唯有我们的心不平。烦恼痛苦都是自找的,放下一切,看一切平等,内心如如不动,这样的生活会非常的好过。当然从来另一个角度来讲,作为世间人如果没有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那是愚痴,和佛陀的平等性智无关。 第四句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格物经常被错解,现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不是古人造这个词的本意,这种错误的认知印光大师曾予以批判。所谓格物就是格除物欲,人有私心物欲,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我们的真如佛性如同镜子一样,朗照一切而纤尘不染,我们的物欲私心如同尘垢一样遮盖了镜子的表面,从而让我们变的狭隘,愚痴,烦恼丛生。王阳明讲为善去恶,就是在格除自己的物欲和私心,扫除镜子表面上的尘垢,从而找回我们那个原本充满智慧和光明的真心。格物在佛家来讲也就是持戒,就是做到身口意五戒十善。朱熹理学讲心外无物,佛家讲心外无法,万法从心想生。(万法在这里就是指万事万物)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像佛一样具足智慧和福德,但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却是错的,追求财色名利这些空花水月般的东西,落入无边的烦恼陷阱。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我们就像是衣服里藏着摩尼宝珠的乞丐一样,本来十分的富有,可惜不知道。这颗摩尼宝珠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心外无法,向外求是求不来的,有智慧的人向内求,向心地上求,无尽的宝藏,应时会自然显发。放下一切其实就是得到,拼命追求恰恰是迷失了自我,放下一切,智慧就现前,这才是真正的财富。绝大多数人因为迷失在这个有相的世间,秉持着眼见为实的邪见,不能看破世间森罗万象的假相,颠倒执着妄想,生不能自在,死不能解脱,实在是可悲! 最后,总结一句,阳明心学取材于佛学,但是不能超越佛学。所以欲学心学者,尽可以先研佛学,佛学通,则世间学问自然通矣。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是什么?

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王阳明的四句教都揭示了些什么?

儒家的心性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地位突出,从孔子开始,历经曾子、子思、孟子、荀子一直到陆九渊都备受关注,到了阳明更是将“心”提到了本体的高度,建立了其庞大的心学体系。

而“四句教”是阳明在其行教过程中提出来的心学智慧之一,乃阳明一生思想精髓的总结,阳明在他的心学体系中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如果说“良知”是阳明整个学术大厦的总依据,那么“四句教”则是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

“四句教”是阳明在其教学中提出来的,记录在《传习录》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很显然,“四句教”“心、意、知、物”的逻辑关系是对《大学》之“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展开。

王阳明四句教是哪四句怎么理解

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阳明心学最精华四句话,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作为阳明心学研究专家,度阴山老师称这四句话为王阳明心学的路线图,就是关于心学的概念和理论,他曾经1508年在贵州农场提出一个第一个概念就是心静止,他所谓的心静止是什么呢?所有的天理、所有的道理、所有的真理都在我心里,而不在我心外,一旦在我心外了,这个理无论有多少人视为公正的,它都不是理......想要了解更多,建议你添加微信服务号参加众筹活动,面对面与度阴老师聊聊。

王阳明心学精髓4句

王阳明心学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

2、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当人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人的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意识活动,也就是凡人的状态)。

3、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天理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去接触天地万物,对其运作等到有了认识,才产生了所谓的理。天理也是人心的认知产生的,属于主观意识的产物。人欲是自己的主观意识活动,天理是给自己意识活动以及意识活动衍生的行为作出的规定,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结合本生同源的。

4、为善去恶是格物。通过传统的儒家教程“格物致知”来领悟心学的奥义。因为天理和人欲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就要不断的减损自己的人欲,来达到圣人无有忧虑无有欲望的境界。

王阳明求学之时遍历了佛道儒三家,择优秀思想而取用之,进而龙场悟道成为千古一圣,分析他的哲学思想时最好兼顾佛教和道家的哲学要义,这样互相辩证,互相增进理解。

王阳明心学有哪四句话

阳明先生晚年对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道无善恶之分别,道生万物。人之初心性与道相合,是无善无恶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随之而来,这也就是佛家说的起心动念。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人看到恶的现象后,会痛恨恶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欢。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主动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主动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

阳明心学的四句口诀

1)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2)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摸索。事上磨。

3)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听从内心的声音。

4)心外无理,万物一体。心外无物,一切皆是心灵的投射。

阳明心学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精神内涵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之学以“心”为宗,他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心学四句话,通俗易懂,却影响了几个时代

一、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二、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三、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四、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ps:王阳明心学四句话简摘如上,通俗易懂不作赘解~

王阳明心学四句有何精妙

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

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当人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人的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意识活动,也就是凡人的状态)。

扩展资料: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关于王阳明心学精髓四句话,阳明心学的四句教是什么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长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