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尾酱的炮

电视剧《亮剑》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究竟有多大的威力?美制155mm榴弹炮的射程和杀伤力有多大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25 12:19:12 浏览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大家好,黑尾酱的炮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电视剧《亮剑》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究竟有多大的威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黑尾酱的炮和电视剧《亮剑》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究竟有多大的威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电视剧《亮剑》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亮剑中李云龙在攻打平安县城时受阻,大喊一声让二营长把意大利炮拉上来,轰塌对方的城门,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个桥段因为比较有张力的语言让大家印象深刻,但其实意大利炮真的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火炮。

首先意大利炮并不是意大利人发明并且制造的,而是法国的1897式75毫米野战炮,顾名思义,这种火炮是在1897年被发明出来的,是世界上第一款中有反后座装置的火炮,每分钟射速高达15发。。

但是大家要知道1897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因为这种火炮的先进性在一战中大放异彩,产量多达两万门,当时的意大利进口了不少这样的产品。

而我们看到亮剑中使用的意大利炮,其实是意大利人淘汰之后转卖给中国的,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这门火炮已经和同时代的火炮有了近30年的代差,但是对于当时缺乏重型火力的中国军队来说,这种火炮远比缴获的日本军队使用的九二式步兵炮威力大得多,所以非常受中国部队的青睐,甚至要作为杀手锏的时候才舍得使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那一段时期,中国的军工业究竟落后于世界多少,我们的军队能够坚持八年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同时期日本人的火炮装备非常全面,常见的是九二式步兵炮和150毫米重加农炮,不过因为日本在中国战场面积较大,而且中国部队也缺乏有效的重型武器,所以在抗日战争中日本投放在中国战场的重型武器并不多,九二式步兵炮已经足够对中国部队产生有效的杀伤力,在配合志丹同时用在火力方面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对于一些重要据点,会调用装甲车和加农炮来进行针对性的摧毁,而且当时中国的道路比较差,很多重型武器都无法运输,所以日本军队仍然以轻型火炮为主,中国部队缴获的武器中,这类武器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轻型火炮的攻击力有限,很难对坚固的堡垒形成有效的打击,而在战争进行阶段中日本一方修筑的永固性公式比较多,而中国则很少,所以轻型火炮对于日本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使用,而对于中国部队来说,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战争需求。

亮剑中的意大利炮就是我国引进的相对先进的武器,可以对日本据点进行有效的打击。但是这种火炮的数量稀少,并且炮弹的储备也不多,可以在局部作战中发挥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大型战役里却很少能够见到。

其实二战时期中国军工业还是有很大潜力的,清末的洋务运动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大的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国民政府对于重工业并不重视,以至于很多冰工厂受限于财政问题而萎缩,又因为战争的到来需要迁址,最终造成这些兵工厂逐渐消失。而当时沈阳兵工厂号称具备世界最先进的重型武器生产流水线,可惜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就被日本人占领,成为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武备基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种轻重型武器装备日本部队,对中国的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杀伤,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

因为缺乏先进的军工业生产条件,我们只能采用进口其他国家淘汰的军工产品和缴获日军部队的装备来组建自己的炮兵部队,而所谓的意大利炮比九二式步兵炮攻击力确实强很多,但是较之日本同时期的加农炮去,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也仅仅是在亮剑之后才留下了诺大的名号,其实也鸡肋的很。

美制155mm榴弹炮的射程和杀伤力有多大

美制155mm榴弹炮的射程和杀伤力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使用的弹药类型、发射仰角、气象条件等。一般来说,155mm榴弹炮的常规射程在40-50公里左右,如果使用火箭增程弹,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0公里。关于155mm榴弹炮的杀伤力,其弹丸重量一般在40-47公斤之间。以美国M107榴弹为例,其弹丸重量为43.5公斤。对于无防护的有生目标,该榴弹炮可以达到的杀伤半径约为50米左右。如果弹药爆炸在地面上,可以形成一个直径约5米,深度可达1.8米的大坑。这种爆炸威力巨大,可以轻易地在3米之内撕破轻型装甲,对10米之外的墙壁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现代战争中,死于枪械发射的子弹的人数远少于死于炮弹爆炸的人数。士兵如果被这种武器击中,存活的几率非常低。

太平洋战争是美国海军的20毫米防空炮是什么有什么资料吗

厄利空20MM机炮 以下是资料来自百度文库 

大概没有一种机炮能比的上瑞士厄利孔20毫米机炮在二战中的地位。这家瑞士公司设计的20毫米机关炮及其众多的各国衍生品在30年代中后期纷纷被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及日本等主要参战国采用,构成了开战初期直到中期的各国空军主要机炮力量。总计约30余个国家在战时采用了厄利孔公司的产品,从北非的炎热沙漠到广袤的太平洋,处处可见瑞士人的精心杰作。厄利孔机炮的变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战争极大的促进了空战理论的进步,武器的发展也相应紧跟。限于资料的不足,有关厄利孔机炮在盟国的使用只会简单描述,后半部分将着重于介绍较少提及的厄利孔:FFL在日本的生涯。

西马格L机炮

基本上,厄利孔20毫米机炮的起源要追溯到一战末期德国空军采用的贝克机炮,作为机载火炮和防空炮使用。大战结束后,西马格公司购买了这一设计,并作出进一步改进,制造出了“L”型机炮,发射20x99RB炮弹,重约43公斤,射速350发/秒。厄利孔公司随后吞并了西马格,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了更重型的S型机炮,发射20x110RB炮弹,重62公斤,射速280发/分。1920年代中期,厄利孔调整了自己的开发计划,开发出了三种采用不同弹药的20毫米口径机炮,为方便统一用定型后的名称称呼:FF型,发射20x76RB炮弹,重25公斤,射速520发/分;FFL型,使用20x100RB炮弹,重30公斤,射速500发/分;FFS型,使用20x110RB炮弹,重39公斤,射速400-470发/分。后来的种种变型产品,基本是由这几种机炮衍生而来的。作为商业产品,从设计图到生产许可,全部可按照客户的要求出售。

几种不同的弹药

30年代中后期的欧洲战云密布,各国全面扩充军备。制造精良,性能出众的厄利孔机炮自然大受欢迎。法国希斯派诺.絮扎公司购买了FFS型机炮的生产许可,于1936年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HS7和HS9两款机炮,重48公斤,射速400发/分,主要的改进是设计为过液冷发动机桨心的机炮。英国皇家海军购买了FFS型作为防空炮,在整个大战中从头用到尾,厄利孔并在S型基础上为其开发出了重达62公斤的SS系列机炮,射速提高到了500-600发/分。美国海军也随后采用了同种机炮。德国空军于1939年购买了FF型的生产许可,并设计出了改进型的MG-FF,使用20x80RB炮弹,重25公斤,射速540发/分。这一武器成为MG151/20采用前德国空军的标准机载武器,并在1940年进一步改进为MG-FFM型。

有意思的是,性能最为出众的FFL型反而倍受冷落,几大交战国不约而同的放弃对其的采购。战后的比较显示,FFL型20毫米机炮与英国皇家空军初期使用的希斯派诺2型20毫米机炮相比,仅仅是在射速上较低,而在弹药威力和弹道性能上更优,而且更轻巧和紧凑,更少因后坐力产生的问题。如果皇家空军在开战前能够购买这种机炮,那么不列颠空战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而美国海航和陆航,没有大规模应用机炮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其空战理念决定的,事实上,存在着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方面:美国直到终战,都生产不出一种令其完全满意的20毫米机炮。这个问题,直到战后的几年才得到完全解决。法国人在50年代初接受了64架美制F8F-1B战斗机,结果吃惊的发现其中高达25架装备的20毫米M3机炮问题重重,必须更换。而且,美制20毫米M1,AN-M2和M3机炮的问题实际与美国的工业能力无关,纯粹是一个死要面子的设计问题,所谓著名的“六十分之一英寸”。有时间我会详述。因此,主要是在海军的P-38战斗机和SB-2C俯冲轰炸机使用过20毫米机炮(及少量F4U-1)。不过,美国人观念进步极快,1945年12月26日海军发布的条令明确规定“必须在现有设计的所有海军战术飞机中全面推广使用20毫米机炮”。至于后来成立的空军又回到.50英寸M2的路上,恐怕无奈的成分居多。扯远了,回到我们的FFL机炮上,当厄利孔为卖不出去发愁的时候,一个新客户找上了门:日本海军。

日本的扩张步伐总是超出其自身经济水平和工业技术水平所能承受的程度,确实,代价低廉但收益巨大的殖民地战争令人无法抗拒。不过另一方面,日本人不得不满世界的求购它们的工业无法设计完善但极为需要的优良武器装备,机炮就是其中之一。日本海军对厄利孔的产品兴趣浓厚,购买了FF型和FFL型两种机炮的生产线,双方皆大欢喜,厄利孔的生产线和技术人员很快运抵日本,生产厂也根据合同按时建成。

不过,精明的日本海军压根没打算付后续的生产许可证费用。在生产线建成之际,厄利孔日本厂厂长在日本的家人被日本海军“特别关照”起来,他本人也被告诫,必须继续维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否则他和他的家人性命堪忧。至于厄利孔总部后来有没有悲愤的大呼“千万不要相信日本人”我不得而知,但估计也差不多。40年的日本正是全盛之时,尚要不停的往中国战场那个无底洞里填兵力和物资,筹备太平洋战争,和拿出巨额外汇填补国内粮食供应缺口。军人能“共体时艰”,虽然无赖了些,至少为海军省下一大笔费用。但是,这是以丧失厄利孔后续技术支持为代价的。事实证明,以日本薄弱的工业技术底子,直到终战时才开发出勉强和MG151/20相比的机炮,而且没有来得及装备。不过当时,对于坚信太平洋战争顶多一年结束的日本军方而言,这个似乎不在考量的范围。

99-1式

99-2式4型

日本产的FF型称为99-1式,重23公斤,使用23X72RB炮弹,身管长76厘米,射速520发/分;FFL型称为99-2式,重30公斤,使用20x101RB炮弹,身管长120厘米,射速490发/分。两种机炮均保持了标准的厄利孔特色:初期型全部使用60发弹鼓。99式的出名,主要是因为装备了三菱A6M型战斗机,就是大名鼎鼎的零战。标准的零战武备是2挺整流罩上7.7毫米同步机枪,2门翼下20毫米机炮。1940年7月21日,15架预生产型零战A6M2被派往中国,加入驻汉口的第12海军联合航空队。1940年9月13日,13架零战与中国空军的27架波利卡波夫I-15,I-16在重庆上空爆发激烈空战,日方记录显示所有中国空军战机均被击伤击落,日方无一损失。预生产型零战在中国的这段时间内,共计击落击伤90余架中国战机,自身仅有2架毁于地面起火。41年12月7日,日本空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台南联队的84架零战护送54架1式陆攻和96式轰炸机空袭菲律宾的美军克拉克机场,一举摧毁美军驻菲律宾航空兵主力。笨重的野猫F4-F在此前就被证明不是零战的对手。优异的水平机动性,超长的续航时间,和驾驶它的日本海航精英,构成了零战在初期节节胜利的主要因素。厄利孔机炮十分受老手的欢迎,是擅长一击必杀的王牌们手中的利器。(顺便说说,意外的发现了空军之翼的那篇“零战”的原文,有兴趣的可以比较一下他们翻的如何)

零战A6M7机翼机炮

同时,日本人自己着手改进99-2式机炮,其成果就是装备零战A6M3型的99-2式3型机炮,每个弹鼓容量增加至100发。之前几乎没有什么设计上是采用100发弹鼓的,这种做法至少有一个优点,就是每门炮重上升仅仅4公斤,比同时期盟军使用弹链供弹的希斯派诺20毫米机炮要轻的多。不过随后开发的99-1式和99-2式4型机炮改用弹链供弹。最终的改进型是99-2式5型机炮,主击发机构被设计的更轻,而在后膛安装了更强力弹簧,这样的意图是使主击发结构在后座时运动的更快,提高射速(看不懂不要打我)。实验证明,这样可以将射速提升至675-750发/分。虽然这一型机炮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可是战争此时已即将结束,没有来得及装备日本航空部队。

99-2式5型

根据FF型,日本人随后开发出更大口径的30毫米机炮。1942年设计出的2式30毫米机炮,重50公斤,使用30x92RB炮弹,身管长135厘米,射速400发/分;这种炮少见于海航的服役记录,仅提到仿制Me163“彗星”火箭战斗机的日本版J8M1 Shusui计划安装两门30毫米机炮,目的和它的德国原品一样:对付盟军飞的又高又快的重型轰炸机。

2式30毫米机炮

日本海军的机炮效果如何?判断机炮效能和杀伤力有自己的一套数学模型,基本上不想成为骨灰级就别去研究,反正鄙人是看不懂。但是,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比较。在综合了机炮重量限制和弹药限制后,20毫米机炮理想的初速是850米/秒,99-2式使用20x101RB炮弹时初速为720米/秒,弹重128克,内含高爆装药8%,其攻击力是较弱的。详细的研究,留待以后慢慢考证好了。

由于随后厄利孔公司停止了对其继续改进,所以日本海军的99-2式5型可以被认为是FFL的最终型。和它的其他兄弟相比,在发展上有所保留。德国根据MG-FFM基本理念设计出30毫米口径MK108,使用30x90RB炮弹,重60公斤,身管长44厘米,射速600-650发/分;厄利孔则在S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长身管机炮,从SS到1SS,2SS型,均使用20x110RB炮弹,身管均为140厘米,射速由SS型的470发/秒上升至2SS型的650发/秒。

装在BF110-F4/U1上的两挺斜射角MK108

现在的厄利孔公司则是莱因钢铁防务技术公司下属的一个分公司,专营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和中口径速射炮及其弹药,在其传统的小口径防空炮领域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今日厄利孔

谁能给个二战德军四号突击炮和STUG-4榴的详细资料!

Stug IV 4式突击炮 - 编号Sd.Kfz. 163/167

1943年12月,Stug IV 4式突击炮的制造开始(注意:与Jagdpanzer IV-编号Sd.Kfz.162-4式自行反坦克炮是有区别的)。它只是在3式突击炮上部结构上进行了少量改动(如驾驶室部分)后将其安置在4型坦克底盘上。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克虏伯-古森Krupp-Gruson公司共制造了1139辆这样的"混血儿"。Stug IV 4式突击炮(编号Sd.Kfz. 163/167)装备了一门带倾斜的"绍科普"("saukopf")型火炮防盾的40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 StuK 40 L/48)。曾经还做过在Stug IV上装备70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 StuK L/70,豹式坦克的主炮)的试验,但最后不了了之。

1944年8月,42型70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42 L/70)开始被安装在车体上以取代旧的39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主要目的是加强火力(装甲穿透力),新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编号为Sd.Kfz.162/1。也曾经试验过在车体上以刚性连接方式安装42型70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42 L/70),但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新车大体上没有太大变化,但采用了新的H型4式坦克的底盘,装甲厚度增加到80毫米。加长的身管和加厚的前装甲使得车体前部重量太大,整车的机动性和操作性能也明显下降。其实4式自行反坦克炮(其他突击炮/无炮塔坦克也一样)最主要的缺点是由于缺乏炮塔,开火时一定要将车头对准目标,使操作很困难,也容易暴露目标。1944年12月时,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彻底取代了以前的产品,在沃马格(Vomag)公司一直生产到1945年3月(4月?)。随着生产的进行,各种改动使不同时间生产的这种4式自行反坦克炮看上去也有些微小的差别。沃马格公司生产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被命名为Jagdpanzer IV/70(V) (V代表(Vomag)公司),也有人干脆叫它V/70型4式坦克(Panzer IV/70(V))。编号Sd.Kfz.162和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经常安装有装甲裙板(Schurzen)以提高防护性能

1944年8月,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也被安排在埃克特(Alkett)公司生产,他们的产品代号是Jagdpanzer IV/70(A) (A代表(Alkett)公司)。尼伯龙根工厂Nibelungenwerke负责将经过微小改动的沃马格(Vomag)公司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Jagdpanzer IV(V)上部结构直接安装在未加改动的H/J型4式坦克(Panzer IV’ Ausf H/J)底盘/车体上。埃克特(Alkett)公司的设计使制造更容易,但同时也意味着车高的增加。 同样随着生产的进行,微小的差别也出现在不同时间生产的这种4式自行反坦克炮上。生产一直持续到1945年3月,它也被称作Jagdpanzer IV/70(A)“暂时解决办法”( "Zwischenlosung"),也有人叫它A/70型4式坦克(Panzer IV/70(A))。1944年11月,克虏伯Krupp公司计划改进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以装备43/3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3 L/71),但看上去不太可能(前重后轻,行使、操作严重不便),这个计划始终只停留在设计阶段。由于它们的重量(分布不均), 4式自行反坦克炮转弯时摇摇摆摆,所以驾驶员们给了它一个外号:“古德里安的鸭子”("Guderian’sDuck")。

1943年10月,根据反馈开始了对上部车体(包括观察镜)和火炮的改进(主要是减轻重量),还恢复了五人车组。1943年12月,新的较轻火炮研制成功,命名为43/1型12倍口径的150毫米榴弹炮(150mmStuH43/1L/12)。直到那时,全速生产才正式开始。这种以IV式坦克H型为底盘的突击炮称为中期型,至1944年4月共生产了60辆。1944年1月,IV式突击炮正式获得了“灰熊Brummbaer”的命名。

1944年中,“灰熊”的上部车体再次为提高防御性能而作了改进。这种设计的IV式突击炮生产一直持续到1945年3月。晚期生产型的“灰熊”装备了一挺球形安装在前装甲板上的MG34车体机枪(从虎式坦克的车体机枪改进而来),改善了近距离作战性能。炮身和整个上部车体的外形都为了减少车高而作了改动。晚期生产型还装备了裙板,表面经过“Zimmerit”(防磁涂料)处理,以减小苏军大量使用的磁性防坦克手雷的危害。车体上还有新的指挥塔和防空机枪。经过这么多改进的晚期生产型“灰熊”大大超越了它的前辈们,成为德军装甲兵手中的利器。另外这种“灰熊”都建造在IV式坦克H型和J型的底盘上

重装机兵最强的主炮 副炮 SE 发动机 C装置 以及人类拿的最好的能打全体的武器都是啥

在重装机兵游戏中,最强大的主炮、副炮、SE、发动机和C装置的选择可能会因人而异。但是根据提供的参考文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选择:* 主炮:220炮,攻击力高达800。* 副炮:火龙,攻击力为255。* SE:托卢,攻击力为720。* 发动机:V100,能提供58T的动力。* C装置:SOLOMON 2,防御力为110。至于人类能够携带的最好的能打全体的武器,可能是激光炮。这种武器可以通过调整镜片的顺序来改变攻击范围和攻击力,具有强大的威力。请注意,以上选择可能不是最终的官方答案,因为游戏中的装备和武器种类繁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

炮兵的必备硬货,96式122毫米榴弹炮

炮兵的必备硬货96式122毫米榴弹炮

说到战场上火力最为凶猛的击中弹药,人们一定会说到加农榴弹炮,也就是被人们简称为加榴炮的那个家伙,光看这个名字就知道它应该是专门指哪一种兼有加农炮弹道特性和榴弹炮弹道特性的火炮,具有的是双倍的火力优势。

这种炮弹起初是由德国研制发明的,一经诞生就迅速的走红,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炮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当时的各个交战国家都无一例外的使用了这种加榴炮。

这种炮弹的特点就是,在实战中既可以采取平射的方式,又可以采取曲射的方式,如此一来,所受到的关于环境的限制就会小很多,在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射击方式对于它的火力和产生的后果也会存在不同的影响。

此外在外形上也是综合了加农炮和榴弹炮的优势,避免了他们的劣势,例如它的炮身管比较短,这样可以使得发射时射角更大,更有力量,而它的炮管又相对而言比较长,所以射程也会远一些。

说到这里,可能有一些对于炮弹信息不算了解的人还是不知道这个加农炮到底都是什么样的呢。但是下面这句台词一定会让你灵光一闪“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没错,打击都知道这是很火的抗战电视剧《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团长的经典台词。

他所说的意大利炮原型可是来头不小的,那其实就是世界上第一门现代化加农炮。这样一说你就知道了吧这加农炮的确是应用广泛,就在身边。

中国的96式122毫米榴弹炮也是这个大家族里面很出色的一员。从设计渊源上讲,它也算是师出名门了,它的原型就是苏联大名鼎鼎的D-30型122毫米榴弹炮,后来我军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相应的升级和改装。改装后的96式皮实耐用,外观大气威武,其破甲厚度达到500毫米,最大的射程足足有15公里。

不仅射程远、精度高、结构紧凑,并且还具有操作方便、维修简单、成本较低廉等优势,这种榴弹炮就算与国内外同类榴弹炮相比也是丝毫不会逊色。

而且在很多方面上可以说是赶上了世界的先进水平,其中最为难得的就是该榴炮弹所具有的360°环射能力,可以说是非常特别与罕见的,就算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它的同类火炮中最为一流的水准。在此也不得不为咱们强大的军工点赞。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一款舰载炮一MK7舰炮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一款舰载炮之一MK7舰炮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之无愧世界军事最强国,在很多方面美国都走在了世界最前头,例如在航母,核潜艇以及隐身战斗机等等这些方面,美国都是最先进的,有一款来自美国的舰炮,同时也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之一,它就是MK7舰炮。

这款MK7舰炮是美国在1939年设计研发的,在1943年正式服役,这款舰炮的炮身整体长度为20.73米,内膛长度为20.32米,膛线长度17.35米,单门炮的炮身重量达到了十二万一千多吨,射程能够到三十八公里,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发射两发炮弹。

而且这款MK7舰炮所采用的冶金工艺是当时最先进的,成功的将身管的结构减小到了三层,并且将自身的重量也减轻到了一百零八吨,从而大大了减少了所使用的生产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这款MK7舰炮所使用的是MK8重型穿甲弹,这种弹药具有着非常不俗的威力,在十八公里开外的地方,这种弹药可以轻松的击穿厚度为五百毫米的钢装甲。在曾经的海湾战争之中,这款MK7舰炮就让人们见识到了它那及其强大的威力。

非常轻松的就击穿了一度厚度达到十米的混凝土墙。并且因为这款MK7舰炮使用MK8重型穿甲弹的缘故,所以装备上这款MK7舰炮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以及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拥有着世界上最厚重的船舷。

因此这些战列舰是足以抵挡来自于其他强大舰炮所带来了的威胁。总体上来看,虽然日本大和级460毫米主炮的威力比这款MK7舰炮还要更胜一筹。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射程,精准度以及所搭载的战列舰这些方面综合来看。

这款MK7舰炮和大和级460毫米主炮相比还是丝毫不落下风的。而在未来战场上,这种强大威力的舰载炮所能发挥出的作用是致命的,并且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海军实力的发展,这款MK7舰炮的战略价值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并且搭载在一些及其先进的战列舰之上,使得这款MK7舰炮的威慑力还要上升几个档次。但是要知道,这款MK7舰炮可还是美国在八十年前的所研发制造出来的。

而这将近快一个世纪的时间之内,美国到底在这款武器的技术上发展到哪一程度,我们都是不得而知的,但是中国可以做的,也就是尽快的发展自身的军事实力,以此来慢慢缩小和美国的差距!

美国海军最后一级战列舰,衣阿华406mm主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美国海军的“依阿华”级超级战列舰是大舰巨炮观念的优秀物质,美国海军最引以为傲的自然是它强劲的航炮火力点,较为遗憾的是,当它问世时,归属于它的时期早已基本上过去。“依阿华”级超级战列舰武器装备有3座三联装主炮,每座防空炮只是转动一部分就重约1730吨,最少必须77名士兵才可以开展枪击,足够看得它的容积是多么的巨大。

先说下干瘪的数据信息,406毫米的规格大家都知道,炮管的长短是20.3米,这一事儿大伙儿也许不清楚吧,20.3米规格的炮管立起来等同于5楼高高。每门炮的炮身净重做到121吨。每一个防空炮内的炮便是360吨重。全部防空炮有5层,防空炮的总产量超出了3200吨。

较大有效射程必须额外六个药粉总体长短超出6米杀伤力多少,打破甲弹的情况下,英国海军博物馆里边有一个收藏品,是日本战列舰上边的一块盔甲:立即打透。打在另一方舰艇上的模样是立即吞掉一大块:

如果是高爆弹打进路面能够产生深层十几米的弹坑,非常少有些人拍摄406毫米火炮导致的弹坑总面积很大,那时的照相机难以一览无余。很多人说这一弹坑是406毫米炸的,实际上 这仅仅155毫米弹坑。真真正正的406毫米弹坑是下面的图和155毫米机炮的区别便是155立即消灭一个足球场地大的总面积,而406炮立即能够弄翻2个足球场地大地区上的一切物体

它武器装备的或是轻量的MK7型406mm50倍规格主炮,主炮身管长短超出20米。因为运用了那时候最优秀的冶金技术,MK7型406mm主炮的身管构造大幅降低,身管净重降至108吨,缓解了生产制造难度系数,该炮的较大有效射程为42公里,弹速约为2发/分钟。

MK7型406mm主炮能够发送MK8破甲弹、MK13/14手雷、MK19破坏力弹等多种多样火炮。针对一款战列舰而言,描述它主炮杀伤力的一个关键指标值便是破甲工作能力。

它应用的MK8破甲弹重约1225Kg,在近距上对竖直匀质钢盔甲的破甲工作能力达820多毫米、在20公里间距上的破甲工作能力为500mm,在27千米上破甲工作能力为380mm。它还可以发送重约862Kg的高爆火炮,一发就能炸成直径大约15米,深达6米的弹坑。

要想要知道“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主炮实战演练杀伤力怎样,能够去问一问伊朗部队战士。在伊拉克战争中,两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披挂上阵,应用了406mm主炮和127mm副炮对伊朗部队的阵营开展破坏性严厉打击,战争结束后统计分析他们一共发送了1200枚406mm火炮,这种火炮的杀伤力十分令人震惊,令驻扎阵营的伊朗部队望而生畏,乃至以前发生过伊朗部队向“依阿华”级战列舰的“先锋”侦查无人飞机挥动白旗投降,要求终止轰炸的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还为“依阿华”级战列舰的MK7型406mm主炮产品研发了W23型核火炮,这个核火炮的杀伤力大概为1.五万吨TNT当量,于1956年逐渐列装“依阿华”级战列舰。

但是,因为功效甚为可有可无,这种核火炮最后迅速退伍,“依阿华”级战列舰最后改成武器装备可配用核弹头的“烈刃”弹道导弹。

重装机兵3布教炮怎么打老被它诱惑3人,有没有什么装备抵抗这个的

在《重装机兵3》中,布教炮是一种具有较高攻击力的敌人,它使用的方法主要靠策略和装备,而不是直接攻击。以下是一些建议:1. 布教炮主要通过诱惑技能让玩家角色和NPC暂时离开队伍,对玩家进行攻击。所以在它释放诱惑技能的时候,尽量保持距离,避免被诱惑。2. 可以在队伍中带上几名反叛者,他们的特技可以无视布教炮的诱惑。3. 另外,推荐使用“免疫诱惑”的装备,它能够抵抗布教炮的诱惑技能。可以在游戏中找到或者制作这样的装备。4. 针对布教炮的攻击力较高,队伍中一定要有可以回复HP的装备或者技能,以便在战斗中及时回复生命值。5. 对于有强大攻击力的布教炮,如果队伍的战斗力不够的话,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战术,比如利用地形、使用干扰器等来降低它的攻击力。以上就是一些关于《重装机兵3》中布教炮的应对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战中俾斯麦号战列舰的380mm.主炮威力很低吗可以击穿罗德尼号的侧舷装甲吗

主炮早在1934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以前,德国人就已经开始对安装在“俾斯麦”号上的SK-C/34型380毫米主炮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德国海军在最初的主炮口径选择上考虑过两种方案,一是采用406毫米主炮的方案,二是采用380毫米的主炮设计。虽然选择406毫米主炮的设计方案,无论在弹丸重量、火炮射程和威力上都将远胜于380毫米主炮。但有鉴于当时德国从来没有制造过如此大口径的主炮,缺乏在经验和技术上的支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况且,如果真的采用了406毫米主炮的方案进行设计,不仅需要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重大修改和调整,更会影响到整舰的建造与服役时间,建造所需的费用也将大大超出原有预算。经过一番考虑后,德国决定“俾斯麦”级战列舰采用380毫米的主炮。“俾斯麦”级战列舰的4座主炮塔,在前甲板和后甲板分别各布置两座,从前向后依次命名为安东(Anton)、布鲁诺(Bruno)、凯撒(Caesar)和多拉(Dora),四座主炮塔的编号分别用各自命名的第一个字母编为A、B、C、D。“俾斯麦”级战列舰装备的主炮为8门SK-C/34型47倍口径(17.86米)380毫米炮,该炮由德国克虏伯公司于1934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主炮塔重约1100吨,单门火炮全重110700千克,总长度19.63米。“俾斯麦”级的身管制造采用了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的三节套管结构工艺,以保证火炮的制造精度,但成本过于高昂,且制造工艺复杂,不便与身管的大批量生产。身管内刻有90条深4.5毫米,宽7.76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15982毫米,身管长17.86米,膛室容积为31.9升,发射药为2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3200千克/平方厘米,身管寿命约为180~210发。可发射重800千克的被冒穿甲弹和高爆弹,穿甲弹和高爆弹的长度均为1.672米,最大射速为2.3~3发/分,最大射程为36520米/30度,炮口初速为820米/秒,在射程为35000米的距离上可击穿170毫米的德制水平表面硬化装甲。主炮俯仰角度为-5.5~+3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6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1.05米。装填角度为+2.5度,装填机构采用的是半自动装填方式装填。“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炮设计非常成功,性能非常优秀,不仅威力大,射速高,而且火力覆盖面积大,使用范围非常广,除了用作常规的平射射击外,还可以以高仰角对空射击。“提尔皮茨”号在挪威抵抗英机轰炸时就这样使用过主炮。SK-C/34型52倍口径(17.86米)381毫米炮发射800千克穿甲弹的设计性能参数(部分)火炮发射仰角/度 2.2 4.9 8.1 12.1 16.8 22.4 29.1 30射程/米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36520炮弹飞行速度/米·秒-1 727、641、568、511、473、457、462 暂缺侵入目标入射角/度 2.4 5.8 10.4 16.4 23.8 31.9 40.3 暂缺SK-C/34型47倍口径(17.86米)381毫米炮发射800千克穿甲弹威力参数(部分)射击距离/米 0 4572、10000、18000、20000、21000、22000、25000、27000穿甲厚度/毫米 742、616、510、419、364、350、333、308、304【美国人用标准装甲经验公式值对自己装甲的推算】。射击距离/米10000、20000、21000、25000炮弹飞行速度/米·秒-1 641、511、496、476侵入目标入射角/度 5.8、16.4、17.6、23.8穿甲厚度/毫米 510、364、350、308【克虏伯公司用SK C/34 381毫米炮对KCn/A实测】。副炮“俾斯麦”级装备有6座SK-C/28型55倍口径150毫米双联装副炮,该炮于1928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单门火炮全重9080千克,身管内刻有44条深1.75毫米,宽6.14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6588毫米,身管长为3000千克/平方厘米,同样可发射穿甲弹和高爆弹,其中穿甲弹弹重45.3千克,长度为67.9厘米,高爆弹重41千克,长度为65.5厘米,最大射速6~8发/分,最大有效射程23000米/40度,炮口初速为875米/秒。副炮俯仰角度为-10~+4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9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37厘米,装填角度为+2.5度,全舰备弹18000发,每座炮塔各300发。6座150毫米双联装副炮均布置在上层甲板的同一平面上,每舷各3座,其中布置在前部和中部各两座副炮的射界为150度,布置在后部的副炮射界为135度,6座副炮均可直接向其正前方射击。6座炮塔的重量不一,其中布置在前部的两座炮塔各重131.6吨,中部的两座炮塔因各安装有一座光学测距仪而各重150.3吨,后部的两座炮塔最轻,各重97.7吨。该炮并不兼具防空能力,主要用以对付诸如驱逐舰这类装甲防护较弱的中、轻型水面舰艇。高射炮“俾斯麦”级战列舰装备有8座105毫米高射炮、8座37毫米高射炮和20门20毫米高射炮。“俾斯麦”级战列舰装备有SK-C/33型和SK-C/37型65倍口径105毫米双联装高炮各4座,每舷各4座。SK-C/33型与SK-C/37型高炮均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其中SK-C/33型于1933年设计,1935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26.425吨,单门火炮全重为4560千克,总长度6.84米,身管内刻有36条长5531毫米的膛线,身管长6.825米。膛室容积为7.31升,发射药为6.0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50千克/平方厘米,可发射重15.1千克,长116.4厘米的专用防空高爆炮弹,最大射速为16~18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177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125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俯仰角度为-8~+85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0度/秒,4座SK-C/33型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炮瞄设备。而SK-C/37型则于1937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其主要参数与SK-C/33型基本相同,只是每座炮塔比SK-C/33型要略轻一些,炮塔水平旋转速率提高为8.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2度/秒。射击时需由舰上的4座专用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全舰备弹6720发,每座炮塔840发。有鉴于SK-C/33型及SK-C/37型105毫米高炮的身管制造也均采用了复杂的双节套管结构工艺,延误了原定的出厂交付日期,致使“俾斯麦”号战列舰在刚服役时只安装了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上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海上训练结束后,“俾斯麦”号返回码头时又安装了4座更新型的SK-C/37型高炮于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的后部原本计划等另外4座SK-C/37型高炮到货后,再替换下先前已安装于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但出海后才发现SK-C/33型与SK-C/37型专用的火控系统互不匹配,致使在其后的“莱茵演习”行动中,无法对来袭的英机形成有效的中、近程对空火力。在近程防空火力上,“俾斯麦”号主要由大量的37毫米及20毫米高炮构成。其中SK-C/30型83倍口径37毫米双联装高炮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3670千克,单门火炮全重243千克,总长度8.2米,身管内刻有16条长2554毫米的膛线,身管长3.071米。膛室容积为0.5升,发射药为0.36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95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745千克,长度为1620毫米,最大射速为8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85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程为6750米/80度,炮口初速为1000米/秒。俯仰角度为-10~+8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4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3度/秒,全舰共备弹32000发,8座SK-C/30型37毫米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射击炮瞄设备。实际上,德国的37毫米高射炮根本不可能达到最大射速80发/分,因为装填方式的问题,37毫米高炮是二战最差的高射炮之一。20毫米高炮分为两座MG-C/38型20毫米四联装和12座MG-C/30型20毫米单管装两种,其中MG-C/30型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全重420千克,单门炮重64千克,总长度2.2525米,身管内刻有8条长720毫米的膛线,身管长为1.3米(即65倍口径),膛室容积为0.048升,发射药为0.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0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132千克,长7.85厘米,最大射速为200~28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49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37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高低俯仰角为-11~+85度,火炮的水平及俯仰方向的旋转均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MG-C/38型与MG-C/30型相比,将单管装改为了四联装,致使火炮增重至2150千克,射速提高到480发/分,俯仰角度改为-10~49度,其它技术参数均与MG-C/30型基本相同。由于20毫米高炮大多为单管装,仅有两座为四联装,且两型高炮均采用的是弹夹式供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MG-C/30型与MG-C38型的射速仅分别为120发/分和220发/分,射击时还必须由专人在炮位左侧用手持式小型光学测距仪为炮手提供目标参数,炮手用常规准星瞄具对目标瞄准,实战中难以形成足够密度的近程对空火力。

电视剧《亮剑》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究竟有多大的威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电视剧《亮剑》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究竟有多大的威力、电视剧《亮剑》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究竟有多大的威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