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点名李嘉诚意味什么

人民日报点名李嘉诚意味什么(别让李嘉诚跑了全文的目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5-21 10:54:43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人民日报点名李嘉诚意味什么,以及别让李嘉诚跑了全文的目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别让李嘉诚跑了全文的目的

别让李嘉诚跑了全文的目的是港资尤其是李嘉诚所代表的房地产资金是否在撤离内地。2015年9月12日,新华社旗下智库机构“瞭望智库”发布的文章,批评长和系撤走中国资产,是“失守道义”的行为。 

瞭望智库对李嘉诚撤资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以致于市场上出现各种“上层风向”的解读,称文章透露了“高层深意”。

2015年9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海外网)也关注了“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并在报道中列举了李嘉诚西进欧洲的举动。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在海外的投资总额已超过了3000亿元人民币。

扩展资料:

此前有内地媒体刊发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引发不小争议。背后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港资尤其是李嘉诚所代表的房地产资金是否在撤离内地。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港资房企抛售项目,其实是策略的调整,或者说是传统的盈利模式下难以维持。

尤其是市区的商业项目,若不积极调整业态,后续经营方面就会比较困难。他表示,大家热炒的港资房企项目被中资房企并购,背后和房地产行业盈利机制、商业消费模式转变有关系。过去一些城市在土地出让方面优先考虑港资企业,现在随着消费模式转变。

对于市区商业地块的依赖程度减少,港资过去一味囤地慢节奏开发的项目反而被冷落。所以这是个高抛低吸、在商言商的过程,跟“看空”和“撤离”等字眼很难画等号。事实印证了现实的丰富性。当前港企在内地房地产市场的策略发生“分化”。

                        人民网首页-港资依旧是内地引资主力军

李嘉诚被传拟出售英国千亿资产,这释放出了什么信号呢

我认为李嘉诚出售英国千亿资产,其实也就是代表着即将放弃欧洲市场。将资金转为下一个风向标。

一,李嘉诚出售英国千亿资产。

提起李嘉诚,在商界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地位甚至是比马云都要高。李嘉诚的商业圈非常的巨大,不仅是在国内有非常高的名望,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他的很多实力范围分布。李嘉诚早先在英国花了好多钱布局基站,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李嘉诚开始疯狂的变卖家产。企图从英国撤资。李嘉诚在英国的基建项目还是非常多,英国25%的电力市场和30%的天然气市场,其实都是由李嘉诚来操纵。

二,李嘉诚脱离欧洲市场的原因。

其实,在前期建立基站的时候,花费了很多钱,可是为什么李嘉诚却突然撤资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因为李嘉诚本身就是商人,那么他的心中利润肯定是最重要的,可能是因为英国经验的市场并没有他想的那么赚钱,所以说就不想在英国浪费时间。再加上现在国外疫情和局势都不安定,所以说继续待在国外,对于自身来讲,其实不安全的,甚至还会亏本,所以说还不如早早的撤资。

三,李嘉诚会回到国内投资吗?

毕竟李嘉诚是商场的大鳄,所以说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的关注,此举让很多人都在思考,难道李嘉诚看到了新的发展动向?那么,下一个风向标又是哪里呢?我认为李嘉诚接下来可能会带着钱回到国内发展。再加上李嘉诚本身就是一个爱国商人,再加上现在国内的发展越来越好,中国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说从英国撤资大概率会回到中国重新投资新的项目,为国内的经济发展贡献力。

李嘉诚慌了转而开始疯狂投资大陆,这是什么信号

李嘉诚创立的长江实业公司,进军房地产后买下大量香港地皮,并创办了长江房地产公司;使其一跃成为全香港最令人瞩目的大富豪,身价跃迁至全中国第一。

后来,他将自己的投资目标放到了国外,英国是他选定的第一个目标。他买下了英国许多房地产以及酒店,花费足足4000亿巨款。不过这一次他却栽在了英国政府专门为他出台的政策之下。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后来转而投资了英国近一半的电信产业,还把三分之一的电力和天然气供应掌握在手。而这些大量能源产业应属于公共资源,本该归属国家管控;结果李嘉诚却横插一脚,占据了大头,也因此而大赚一笔。英政府意识到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风险,怎能让一个外国人一手掌握自己国家的资源呢?因此,英政府为了限制李嘉诚的行动,提出一系列改革政策;虽然这些政策颁布后没能让他的4000亿资产归为国有,但也成功让李嘉诚急忙抽身退出了英国市场,转而向中国大陆开始了疯狂投资。

在他名下,有一处长江集团,已经和大陆公司对接了能源利用领域的合作项目;并签订了意向书。这个合作中,李嘉诚在其中的注资占比将近一半,对他进军大陆,起到了一定的领头作用。在这份签署协议中,涉及金额高达25亿元;项目坐落于吉林省通化市。项目对国内目前能源的使用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长江集团的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在经营规模上和投资资金上运营机制相当成熟,具有多年资质。这个项目的前景也投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能够看出李嘉诚在国内投资的决心。也有网友了解到,李嘉诚除了对能源项目进行投资外,也投了一部分大陆的房地产项目,并且项目的收购时间也已经明确下来。部分网友明确表示,希望他不要来大陆投资房地产,给国人买房“增添压力”;毕竟他是“公摊面积”的开创者,此举耗损了大量购房者的金钱。

不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于外国的资本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国际上也接受了越来越多的订单,我国的人民币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额。我国市场的不断壮大,吸引了众多外国企业愿意投资大陆。 李嘉诚转而疯狂投资大陆的举动,也算是对大陆实力的肯定吧。

为什么对香港人来说,李嘉诚意味着财富

对香港人来说,李嘉诚意味着财富。早在1987年,国际权威财经杂志《幸福》曾估计李嘉诚拥有25亿美元的家产,名列世界第26位。李嘉诚荣登了“世界华人首富”的宝座。

1992年,在备受港人关注的香港《资本》杂志每年列出的富豪榜上,李嘉诚又以拥有38亿美元的资产居榜首,被人们称为“超人李”、“大哥诚”。

李嘉诚频频抛售房产意味着什么

近日有消息称李嘉诚拟转手内地一大型综合体——世纪汇。这个位于浦东陆家嘴的商办类项目,总建面36万平方米,地段一流,位于东方路世纪大道路口,四条地铁站上盖,拟以7万元单价,约200亿元总价转手。李嘉诚为什么频频卖掉内地物业?是否真的看空内地楼市?其实,李嘉诚代表了一批港资房地产商,过去20多年,他们在内地楼市的命运与际遇,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几年,李嘉诚频频出售内地物业。据不完全统计,如果世纪汇出售,包括超市、港口、能源等其他资产,近三年李嘉诚套现内地资产金额达到上千亿元,而旗下公司期间没有新增投资。作为亚洲首富和传统地产大佬,李嘉诚每次出售国内大型物业,总会引发热议。比如,2013年71.6亿元出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2013年26亿元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2014年72亿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等。李嘉诚为什么频频卖掉内地物业?是否真的看空内地楼市?

其一,地价太高。

近几年,李嘉诚基本上没在内地拿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地价太高。大型港资房企过去多年一直布局一线城市和少数核心二线城市。但近几年这几个城市的房价与地价持续快速上涨,而且地价涨幅高于房价。尤其是2011年之后,三、四线城市持续低迷,大开发商被迫调整布局战略,重归一线城市,宅地竞争异常激烈,“面粉贵过面包”成为常态。风险防控意识强的港资房企,根本没办法在公开市场上获得地块。

其二,囤地不易。

大家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大型港资开发商在内地的很多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常常需要开发很多年,其开发周期远长于行业平均水平。就拿世纪汇说事,2004年以1.2万元楼面价获得,10年过去了,仍未竣工,一个商场和两幢办公楼,项目规模并不算特别大。如此优质地段,如今地价都超5万元了。过去多年,李嘉诚们的部分项目,常被媒体质疑囤地。但是,近几年内地土地调控与管理趋严,项目久拖不建,或建而不成的现象屡屡出现。

其三,优势不再。

上世纪90年代,内地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缺资金、缺经验、缺技术,当时港资开发商都是招商引资的重点客户。因此,港企常常能以非常优惠的地价与其他条件,获得优质项目。而1998年房改之后,内地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培育和催生了一批内地大型房企,尤其近几年,万科、绿地、恒大、中海、保利等迅猛发展,如今地产巨头俱乐部中,已基本见不到传统港商的身影。除了在商办类持有物业方面仍有少许优势外,传统港企原来拥有的比较优势已经消失。

综上,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内地一批优质房企的壮大,土地出让与管理的严格化、规范化,一线城市地价快速上涨,房地产黄金十年逝去、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包括李嘉诚在内的诸多传统港资开发商,已经没办法在内地继续购地、开发,项目越来越少,经营规模必然持续萎缩,机构与团队配置也必然压缩。即便是优质物业,持有经营的价值,相比以前也显著下降。

这只是房地产领域的内因,而李嘉诚的卖房、撤资,可能还涉及房地产之外的因素。比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增长进入中增长,内地投资机会与价值,相比之前10-20年减少了。李嘉诚一直是多元化、跨国化发展,房地产只是产业之一,收缩内地房地产业务,做大其他业务,加大在英国等国际投资,也属正常。

近几年李嘉诚多次出售内地物业,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李嘉诚在内地房地产市场投资20多年,由风起云涌到风轻云淡,由笑傲江湖到退隐江湖,其实也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国房地产业由孩童一步步长成少年,现在已步入青年甚至是中年。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8-0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谁知道李嘉诚的创业史

李嘉诚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大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 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超人"美誉与并购经历 叱咤香江,纵横海外,李嘉诚这个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他统领着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各行各业,如地产、港口货运、超级市场、基建、电讯、酒店、保险、水泥、电力、网络等等,形成一个逾万亿资产的跨国企业帝国。而李嘉诚本人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人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这一切,使他赢得了’超人’的美誉。 纵观李嘉诚传奇的商旅生涯,他最为成功之处是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李嘉诚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皆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人们称之为"超人"。 而其企业发展壮大与其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有关。1974年4月,成功收购美资永高公司,接手经营香港希尔顿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岛的凯悦酒店,并相继购入虎豹别墅及其他多项地皮、物业。1978年9月5日,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了"黄埔"公司9000万股股票,同年,还收购了英资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1979年7月,"长实"与中资侨光公司联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取得沙田铁路维修站上盖发展权,并成立中国(香港)水泥厂(1982年投产)。是年9月25日,"长实"赢得和记黄埔公司控股权,并于10月15日出任"和黄"执行董事。1981年1月1日,李嘉诚出任"和黄"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与"首钢"联手收购香港东荣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北京长城饭店等七家大酒店,拥有51%的股权。1985年,购入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商业中心,斥资百亿港元,兴建规模庞大的商住住宅群。 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在香港以至世界具有领导地位的地产、国际集装箱货柜码头业和投资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集团公司。市值已超过2700亿港元。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地产发展、金融、贸易、货柜码头、运输业、能源、电力、通讯、卫星广播、酒店业、零售业等。

李嘉诚为何稳居华人首富而不倒

运程学(全本)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运里求!�0�2 李嘉诚,全球华人首富,也是世界十大富豪之一。他,对于华人来说不仅仅意味着金钱与财富,而且意味着一种刻苦勤奋、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后来,李嘉诚一家投靠舅父庄静庵,一年之后,香港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祸不单行,父亲劳累贫困成疾,于两年后郁郁谢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到李嘉诚瘦弱的双肩上,他不得不中止学业,独立谋生。 李嘉诚找到了一份当推销员的工作,以此赚钱养家。在工作之余,他还坚持进修,不断给自己充电。当推销员的日子里,他每天工作16~20个小时。早上9点上班前,他到其他地区发掘新客户;别人喝下午茶,他继续工作;晚上又跑到工厂跟单。他工作尽职尽责,开始有了自己的熟客,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年末,老板派发年终花红,李嘉诚排在第一位,花红足足比第二位高出七倍。由于勤奋上进,业绩突出,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年轻的李嘉诚变得成熟起来,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经商的经验,他决定自己创业。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他说,不要嫌弃细小的河流,河水汇流,才可以成为长江。人要不停地吸收新知识,留意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甚至要跑在社会之前。怀着这种理念,李嘉诚更加勤奋不息地奋斗着,时刻警示自己要不断进取。 有了这样的意识和努力,他的长江塑胶厂取得巨大的成功。年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李嘉诚也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 从此,李嘉诚的生意大步向前跨进,经过数十年的努力,1988年他已经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等五大上市公司,100多家附属公司和50多家联营公司,形成实力强大的李氏“经济王国”。 成功的喜悦没有让李嘉诚有丝毫的停歇,他向着更高的目标继续奋斗着。勤奋、不倦的追求,成了他一生的主旋律。现在,李嘉诚已经成为全球十大首富之一,而这位年过七旬的商业巨人仍然每天坚持工作十六个小时。 是的,一个人如果辛勤工作,节俭持家,达到事业充实、生活富足的成就,大概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如果要获得突破性的成功,则需要天赐的机缘——其实就是每一个人的命理因素。古人常常感叹“李广不封侯,莫非命乎”,可见一个人的才干与功名不一定成正比。当然,如果不努力发挥你的才干,机遇来临时你也不一定能抓住。

李嘉诚一边套现“跑路”,一边回国投资,葫芦里到底卖啥“药”

李嘉诚是一代商业传奇,曾经长时间占据全球华人首富的位置,在他被捧为“东方商业巨子”的时候,还没有马云、马化腾等人什么事。李嘉诚以“精明”著称,善于觅商机,“与其待时,不如乘势”用在李嘉诚那里是最合适不过了。

近些年,李嘉诚一直绕不开“跑路”的传闻,但是,他真的是“跑路”了吗?李嘉诚“跑路”的消息在2013年才见诸报端,但事实上他“跑路”的时间似乎可以追溯得更早:2008年,李嘉诚便以44.4亿元卖掉位于上海的世纪商贸广场。

随后,李嘉诚开始大量套现,似乎也坐实了他“跑路”的传言: 2013年起,以26亿元卖掉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以30亿元卖掉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以57.5亿元卖掉北京盈科中心、以200亿元卖掉上海陆家嘴“世纪汇综合体”等地标性建筑、以70.9亿元的高价卖掉了成都的一个房地产项目。

同时,2014年起,李嘉诚出售的长园集团股权、以61.4亿的价格向卡塔尔投资局旗下全资子公司出售港灯16.53%的股权、以约145亿港元的价格出售和电旗下香港固网业务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1年至2020年这10年的时间里,李嘉诚家族通过出售国内房地产共套现了2700亿港元。让国人震撼的是,李嘉诚及其子李泽楷、李泽钜在国内大量套现,进而在国外进行大手笔的投资。

据报道,李嘉诚家族仅仅在英国投资就超过6000亿,涉及基建、地产、商业等多个领域。就在2020年,李嘉诚突然还对外宣布在英国掷下百亿巨资,计划打造一座名叫Convoys Wharf、位于伦敦泰晤士河附近的“香港城”。

当然,李嘉诚在国外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有“失算”的时候。 2019年,李嘉诚砸下466亿港元,买下英国知名的酿酒厂和酒馆运营商GreeneKing。据悉,GreeneKing的实业遍布大不列颠岛,其在英格兰、威尔士及苏格兰有超过2700间英式酒馆、餐厅及酒店。

不过,由于今年众所周知的突发性卫生事件,英国政府规定当地英式酒馆由2020年3月起关闭3个月,严重影响Greene King的运营,旗下英式酒馆亦因此需暂停实体营业李嘉诚的业务也因此受到影响。据统计,Greene King酒馆在上半年就亏损19.38亿港元。

李嘉诚在加拿大的投资也亏损严重。许多人都知道,李嘉诚是加拿大最大能源公司赫斯基能源最大的股东,但在过去12年,赫斯基能源市值一路暴涨,李嘉诚在其中的收益已经蒸发掉80%,个人损失200亿美元,折合1千多亿港币。

李嘉诚在国外的投资真的有些“失算”了,这就意味着他“跑路”没成功吗?意味着他大举套现投资国外失败了吗?不是的!

郭台铭曾经说过:“商人无祖国,市场就是我的祖国。”郭台铭深谙这个道理,作为李嘉诚,他不可能不懂。

种种迹象表明,李嘉诚在一边套现,一边“跑路”的同时,也一边回国投资。就在2019年底,李嘉诚旗下的ARA亚腾资产集团以24亿的高价收购了上海浦东三林城。

在2020年年初,李嘉诚旗下的另一家公司长江基建集团发布了相关公告,声明将会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进行磋商洽谈,共同寻找探讨电力能源的合作计划。

此前李嘉诚卖掉了香港的很多资产大举套现,但在2016年在香港房价低迷时掷出19.53亿港元,在拿下新界的一块住宅用地。根据日前联交所权益披露的消息,李嘉诚及其长子李泽钜最近还在增持长实集团股份,他们在今年8月25日至28日之间先后购入333.1万股。这是他们持续进行的大动作:李嘉诚、李泽钜两人在8月份已经累计共增持26次,合计增持长实集团5864.04万股,涉资超5.86亿港元。

一边套现,一边“跑路”,一边回国投资!李嘉诚葫芦里卖什么药?用李泽钜的话说,就是这样的:“集团一直有在内地投资,从无计划过离开内地。”

说到底,李嘉诚从来就没有离开。李嘉诚似去欲留的做法,还是离不开商人的秉性:趋利!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找到的有关“人民日报点名李嘉诚意味什么(别让李嘉诚跑了全文的目的)”的所有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我们网站的其他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