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有什么意义)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8-04 01:56:29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其实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有什么意义,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有什么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9日表示,2019年将全面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年初先行推广至江苏、浙江两省,其余地区可根据相关工作准备情况分批实施。银行账户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获取各项金融服务的重要前提。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5488万户,占全部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总量的92%。范一飞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提升银行账户服务水平,对于支持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自2018年6月11日起,人民银行在江苏泰州、浙江台州试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目前,试点工作总体平稳,社会反响良好。据介绍,截至2018年12月末,试点地区商业银行共为企业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4.56万户,其中小微企业2.64万户、个体工商户1.92万户,企业开户在1个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范一飞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开展有利于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账户创新业务,并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建立涉企信息共享机制,提升银行识别客户身份能力和效率。同时,明确并压实商业银行账户管理责任,结合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企业账户业务专项执法检查,惩处并纠正商业银行账户和支付结算违规行为。

央行:实体网点银行不得停办现金业务

央行:实体网点银行不得停办现金业务

  央行:实体网点银行不得停办现金业务,各金融机构不得以业务转型升级、现金业务较少、控制成本、降低业务管理风险等为由,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央行:实体网点银行不得停办现金业务。

  央行:实体网点银行不得停办现金业务1

  近期,辽宁振兴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先后宣布停止办理人民币现金业务,引发广泛关注。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21日明确表示:不得停办!

  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关乎国计民生。但在一些紧盯盈利压力的银行看来,现金收付业务属于“赔本赚吆喝”很不划算,甚至想一“停”了之。

  范一飞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现金服务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金融服务,现金投放收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的最基本业务。凡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机构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图为一名交通银行工作人员在清点钞票。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现金需求真的变少了吗?

  近年来,非现金支付发展较快,现金需求是否出现大幅收缩?记者从人民银行了解到的数据应该能够解答一些人的疑惑。

  2021年全年现金净投放6510亿元。截至2021年末,我国流通中现金(M0)达9.08万亿元,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M0同比增长7.7%,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范一飞介绍,目前现金需求依然较大。一方面,国民经济增长对现金需求增长起到了支撑和拉动作用;另一方面,部分发达地区由于民营经济繁荣、小微企业活跃,现金需求始终较为旺盛,而中西部地区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城镇化水平提升、农民工本地就业增多,现金投放呈现快速增长。

  “在业务快速线上化发展的背景下,现金服务需求仍然较大。”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介绍,2021年工行累计为客户办理现金业务近18亿笔,收付金额15万亿元。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介绍,2021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私现金业务量占客户现金业务量超90%,柜面现金存取占现金存取总量超70%。可见,现金仍是居民非常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城市和农村现金收付量大体相当,老年群体使用现金支付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次。现金使用几乎不受环境、场景、物质条件限制,对老年人、农民、低收入人群等特定群体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至关重要。

  图为一名客户在海南琼海的一处ATM机具前办理现金业务。新华社发

   银行能停办现金收付吗?

  个别银行宣布停办人民币现金业务,引起金融管理部门高度警觉。根据初步排查,个别农信社、外资银行,甚至国有大行也出现了停办苗头,而且停办的借口更是五花八门:业务转型升级、现金业务较少、控制成本、降低业务管理风险……

  对此,范一飞明确表示,各金融机构不得以业务转型升级、现金业务较少、控制成本、降低业务管理风险等为由,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的管理,并通过多种方式为其办理现金存取业务提供必要保障。

  有人疑惑,个别小银行宣布停办,对我国现金业务规模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何引起金融管理部门高度关注?

  的确,现金收支主要机构是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2021年上半年,这三类金融机构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分别占全国的85.5%和87.3%。但银行出现停办现金业务的趋势和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可小觑。

  现金是维护公众对商业银行存款信心的重要基础,公众可随时将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等值兑换为现金,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维护银行体系稳定。个别银行只想通过压降成本赚钱而忽视自身使命职责,连百姓最基础的现金存取都不愿意服务,恐难获得客户十足的信任,甚至可能失去银行安身立命的基础。

  正如范一飞所言:现金是国家向全社会提供的基础公共产品,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开展现金业务、保障现金服务,是坚持客户至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依法合规经营的必然要求。

  “其实,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和践行社会责任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邮储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现金业务具有良好的客户黏性,赢得客户信任可以触达更广泛客户的需求,带来客户拓展机会。而且通过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建设数字化、集约化的现金服务体系,可以进一步降低现金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图为青岛公交集团一名工作人员在整理、修补残币。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非但不能停,而且得更好!

  我国现阶段依然存在较大的实物现金需求,但与此同时,社会上仍存在拒收现金、小面额人民币兑换难等问题。

  对此,人民银行扎实推进小面额人民币兑换工作,形成持续高效的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长效机制。2021年全国核实的拒收现金行为中以停车场、水电燃气物业缴费、保险公司为主,人民银行已对影响较大的.拒收行为给予处罚并公示曝光,起到了较强的警示作用。

  人民币被誉为国家名片,保持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既是维护国家名片形象,也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内容。人民银行提供的抽样数据显示,2021年,流通中现金整洁度为84.21%,首次达到80%以上;流通中的假人民币浓度持续下降,降至近五年最低。

  记得疫情暴发不久,曾有市民将现金放进微波炉中加热消毒导致纸币面目全非。如今这样的事情鲜有耳闻,这得益于人民银行按照各地疫情轻重和现金流通环节分类施策。

  “我们按照人民银行制定的工作方案,持续做好现金实物特别是医院收款、边境口岸现金等的消杀工作,保障现金实物安全。”郑国雨说。

  范一飞表示,金融机构要坚持金融为民,不断提升现金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公众用上“干净钱”“放心钱”“满意钱”。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也在会上提出,各银行机构要持续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当下急需解决的金融服务短板和问题,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

  央行:实体网点银行不得停办现金业务2

  近期,两家银行相继发布停办现金业务的公告,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也引发了市场关于“银行停办现金业务是否合理”的热议。

  “现金投放收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的最基本业务。”对此,2月21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人民币现金服务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等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各金融机构不得以业务转型升级、现金业务较少、控制成本、降低业务管理风险等为由,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的管理,并通过多种方式为其办理现金存取业务提供必要保障。

   现金收付是最基本业务

  实际上,银行停办现金业务是否合理,之所以被广泛讨论,一个焦点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服务成本的确较高,这也造成了一些银行办理现金业务的意愿有所下降。

  近日,辽宁振兴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先后宣布停止办理人民币现金业务,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在讨论中,有观点认为,商业银行办理现金业务是“天经地义”,不能只考虑成本;也有观点认为,即便是没有人工服务,也应当保留ATM等基本的现金服务渠道。总体来看,社会上不理解甚至反对的意见相对较多。“根据初步排查,还有一些银行网点也停办了现金存取业务,涉及农信社、外资银行等,也包括一些国有大行。”范一飞在会上表示。

  范一飞表示,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现金服务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金融服务,现金投放收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的最基本业务,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现金服务工作,最首要的是从思想上树牢人民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切实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做好人民币现金服务的重要性。

  “客户要取钱,不能取不到。”邮储银行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金服务确实成本较高,但现金收付业务是银行安身立命的基础,应放在首位,在流动性管理中,邮储银行也将现金流动性管理放在首位。”

  建设银行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现金业务是商业银行与客户连接不可被替代的服务,“虽然说成本较重,但不可替代。目前,在建行整体交易性业务中,现金交易占比在70%左右。”

  范一飞强调,现金是国家向全社会提供的基础公共产品,具有非营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开展现金业务、保障现金服务,是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客户至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依法合规经营的必然要求。

   现金需求依然旺盛

  此外,两家银行停办现金业务引发舆论关注的另一焦点在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非现金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快速发展,老百姓对实物现金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综合多项数据和受访者观点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现金需求依然比较旺盛。

  一方面,国民经济增长对现金需求增长起到了支撑和拉动作用。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奠定了现金投放高位运行的经济基础。

  “从需求侧看,现金净投放保持较高水平,现金需求依然旺盛。”范一飞介绍,2021年全年现金净投放6510亿元,截至2021年末,我国流通中现金(M0)达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此外,第一财经还从央行获悉,根据2021年上半年数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私现金业务量占客户现金业务量超90%,柜面现金存取占现金存取总量超70%,是现金服务的主要渠道。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是现金收支的主要机构,这三类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和支出在全国占比分别达85.5%、87.3%。城市和农村现金收付量大体相当。

  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在座谈会上表示,在业务线上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客户现金服务需求依然较多,通过现金服务可以形成服务闭环,增加客户触点,带来客户拓展和营销机会。同时,现金服务也是商业银行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头些年,现金的确有被支付宝、微信替代的趋势。但从近两年数据来看,现金需求已不是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对现金业务的投入、重视程度、管理都在加强。”上述建设银行人士表示,建行的现金投放量在四大行中是最多的,现金管理和服务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银行最基础的服务。“客户到我们网点(办理业务),85%的现金交易量是在现金自助服务区办理的。”

  另一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以及传统习惯等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现阶段仍存在较坚实的实物现金需求。

  范一飞表示,从区域结构看,全国现金投放重心开始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现金净投放对全国净投放的贡献度由负转正,2021年达到20%。

  此外,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较快,特别是我国个体工商户数量已经突破1亿户,有效拉动了经营性现金需求。另外,现金使用门槛低,小额零售等场景、老年人和农民等特定群体更加偏好使用现金。

   科技赋能提升现金服务能力

  在业内看来,两家银行停办现金业务还反映出银行现金服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提升现金服务水平关键在于坚持科技赋能。

  “这反映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现金服务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包括对现金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中基础性作用的认识有待深化,相关政策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人力物力保障不充分等。这需要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严肃对待、共同努力,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妥善解决,不断改进现金服务工作。”范一飞称。

  谈及保障现金供应,提升客户便利性,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座谈会上表示,为保证及时满足客户的存取现需求,该行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模型,通过合理的现金备库,确保绝大部分的客户可在该行享受到“立等可取”的现金服务。

  郑国雨表示,工行将推进现金运营数字化转型。加强网点现金数字化运营新模式推广,逐步实现网点现金实物由“人管”向“机控”转变,提升到店客户现金服务便利性和处理效率。加强人工智能和现代物流设备应用,进一步推进金库智能化建设,实施全渠道现金需求科学预测、高效调度和账务自动化处理,提高现金服务保障能力。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管理官刘福寿提出,各银行机构要持续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当下急需解决的金融服务短板和问题,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

  范一飞指出,现金在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金是维护公众对银行存款信心的重要基础,公众可将银行存款货币等值兑换为现金,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维护银行体系稳定。现金不仅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货币派生过程中还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调控体系。现金对电子系统依赖较小,不受系统故障、电力中断等意外事件影响,在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保障作用。

  范一飞强调,我国商业银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一方面要符合银行业经营的一般规律,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电子化、数字化手段为银行网点减负增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体现其社会属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现金服务的主力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责任担当,深化认识、主动作为,把握好短期和长远、微观和宏观的关系,统筹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顺应新发展阶段要求,不断提升现金服务能力和水平。

  央行:实体网点银行不得停办现金业务3

  针对近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现金服务方面出现的问题,21日,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在谈及个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金服务意愿下降的问题时,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强调,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等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各机构不得以业务转型升级、现金业务较少、控制成本、降低业务管理风险等为由,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范一飞指出,现金是国家向全社会提供的基础公共产品,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此外,现金在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金融普惠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必需品。

   银行不得找“借口”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据了解,近期辽宁振兴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先后宣布停止办理人民币现金业务,此外,个别农信社、外资银行网点也停办了现金存取业务,个别国有大行网点也存在此类情况。

  对此,央行果断对停办现金业务一事按下了叫停键。“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等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范一飞强调。央行分支机构要加强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的管理,并通过多种方式为其办理现金存取业务提供必要保障。

  范一飞指出,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现金服务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金融服务,现金投放收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的最基本业务,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提出,各银行机构要持续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当下急需解决的金融服务短板和问题,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

  据了解,此前有银行以业务转型升级、现金业务较少、控制成本、降低业务管理风险等,作为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的理由。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运营现金业务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机具的更新、清分服务等等,但这是商业银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多家银行人士表示,可以通过电子化手段、集约化管理等方式提升管理效益,降低成本,同时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据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介绍,该行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模型,手机银行APP、企业网银等渠道,可智能集中调配流程高效完成现金备库和网点配送。此外,通过现金自助设备智能监控、智能清机等手段,保障现金自助设备正常服务效率,满足客户随时存取现金的服务需求。

  建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孙维亦表示,运用现代化的金融科技的手段,通过提升管理能够增加效益。她介绍说,通过建模来进行现金的备付管理,可以带来数亿资金占用成本的减少。

  此外,央行为更好地满足商业银行在现金业务方面的需要,近些年也通过组织实施二代货币发行管理系统建设、区域处理中心建设等,推动商业银行的现金业务提质增效。

   现金需求仍强且仍具不可替代性

  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对实物现金仍有较强的需求。2021年全年现金净投放6510亿元,处于高位水平。从区域结构看,全国现金投放重心开始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现金净投放对全国净投放的贡献度由负转正,2021年达到20%。该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现金需求比较旺盛。

  与此同时,现金仍是居民非常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柜面现金业务总体规模依然较大。根据2021年上半年数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私现金业务量占客户现金业务量超90%,柜面现金存取又占现金存取总量超70%,是现金服务的主要渠道。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是现金收支主要机构,这三类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和支出在全国占比分别达85.5%、87.3%。城市和农村现金收付量大体相当。

  来自商业银行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王良透露,2021年该行对客现金收付量为1.36万亿元,比2020年增幅超过7%。现金收付款均实现了通过多增超400亿元。孙维亦表示,近年来,客户对现金的需求趋势是向上攀升的,相应的,银行对现金业务的投入也在加强。

  范一飞指出,现金是维护公众对银行存款信心的重要基础,公众可将银行存款货币等值兑换为现金,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维护银行体系稳定。

  此外,现金对电子系统依赖较小,不受系统故障、电力中断等意外事件影响,在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保障作用。去年河南的洪水灾中,现金就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也再次让公众意识到了现金的重要性。

   央行强调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

  除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开展好现金服务,商家对于人民币的使用也负有“不得拒收”的义务。这也是央行在现金管理业务上的关注重点。

  据了解,2021年开始,央行加大了整治力度,对多起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2021年,全国共核实拒收现金行为212起,对其中社会影响较小的进行了宣传教育、督促改正,对影响较大的87起给予了行政处罚,处罚数量占拒收现金数量比率为41%,其中以停车场、生活缴费、保险公司为主。

  范一飞表示,整治拒收现金长效机制已逐渐形成,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金法偿性观念进一步加强,行政处罚涉事主体均已整改到位。一些零售平台企业牵头商户签署拒收现金承诺书,形成较好示范作用。此外,拒收现金问题明显减少。2022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未出现拒收现金相关舆情。

  范一飞强调,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综合开展知识宣传、暗访协查等,实现银行网点对周边经营主体的全覆盖。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基层社区开展宣传、违法线索收集工作,将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与文明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工作相结合。既要追求短期成绩,又要做好长期应对准备,坚持严肃整治,共同打造良好现金流通生态。

数字货币发行主体是什么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数字货币发行主体可以分成私人数字货币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私人数字货币的典型代表是比特币等这样的货币,也包括推出的各种所谓“稳定币”。

这些货币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投机性工具,市场出现了这种情况,也存在威胁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潜在的风险。同时,也成为一些洗钱和非法经济活动的支付工具。

一些商业机构所谓的“稳定币”,特别是全球性的“稳定币”,有可能会给国际货币体系、支付清算体系等带来风险和挑战,“我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担心的,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范一飞表示要大力推进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批发型央行货币,主要是面向商业银行等机构类主体发行,多用于大额结算,另一种是零售型央行货币,主要是面向公众发行,可以用于日常交易。大多数研究认为,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不会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影响。

对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认识分歧是比较大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会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会不会削弱货币政策、会不会加剧银行挤提等,争论比较集中。中国央行对这些问题也高度关注。

以上内容参考 光明网-央行:数字人民币白名单用户已达1000万

数字人民币将从替代现金入手

来源:经济日报 图集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发表了《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一文,详解数字人民币。 文章指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与纸钞和硬币等价。 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简单来说,数字人民币将从替代老百姓手中的现金入手。至于其他,如居民存款、企业存款等在银行账户中的钱,本来就以数字形式存在,因此不需要重复建设。 “从M0的费用体系看,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计付利息,央行也不对兑换流通等服务收费。”范一飞指出,央行建立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向发行层收取兑换流通服务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兑回服务费。 从使用体验看,移动支付和数字人民币支付感受可能差不多。但有一点明显区别——移动支付使用时必须接入网络,而数字人民币离开网络照样能用。 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花出去的直接是数字化人民币,跟花现金一样。而且,收款方不能拒收数字人民币。董希淼表示,按照人民币法偿性规定,以数字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一切公共和私人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具备接收条件的情况下不得拒收。 数字人民币还能有效防范打击洗钱等犯罪活动。范一飞指出,数字人民币采取可控匿名机制,人民银行掌握全量信息,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交易数据和资金流向,防范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同时,使用数字人民币也要遵守大额现金管理及反洗钱、反恐融资等法律法规。如按照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为配合反洗钱相关工作,试点地区的数字人民币也要进行大额存取现登记,相关机构应就数字人民币的大额及可疑交易向央行报告。

数字经济为什么需要数字人民币

数字时代的大潮汹涌而至,当每个人的身边万物都逐渐开始数字化后,如今连人民币也已经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在体验上和第三方支付并无差异,但是实际上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数字化可谓意义非凡。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就表示,“研发数字人民币是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他认为,当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 科技 创新成为催生发展动能的重要驱动力,经济 社会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客观上需要更为安全、通用、普惠的新型零售支付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并以此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与效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要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要将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都向数字化的方向靠拢,更要在基础设施方面打好基础。特别是在全方位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上,还需众多新技术作为依托,而数字人民币的诞生则是跟随技术发展和技术需要的重要产物,从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来看,数字人民币扮演着数字经济“新基建”的重要角色。 据了解,早在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为五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可将实体资产和虚拟资产整合成为数字资产,再把数字资产无限分割和重新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数字产品和服务,推动 社会 分工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带来更大的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此时经由数字人民币对其量化定价和销售,产生新消费,将极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展,数字人民币与每一个人的生活结合度将会越来越高,当数字人民币诸如安全性、支付便利性和更低成本等的特点逐渐展现,将进一步带动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应用,也将激发行业对数字人民币从技术开发到业务搭建等方面的布局,让必将更多的人从数字人民币中得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金融数据安全治理,要从基础做起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快培养数据要素”,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式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并列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 社会 生产创新要素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要深刻认识数据重要意义、深化研究数据管理机制、深度挖掘数据内在价值,为金融装上数据引擎,实现多向赋能。

同时,范一飞强调,目前部分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数据保护意识相对不足,对数据泄露环节和危害认识不到位,而不法分子窃取数据的手段却不断翻新,从面对面诱骗到远程网络攻击,从木马病毒到短信嗅探,个人隐私泄露等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数据安全保护刻不容缓。

此外,范一飞进一步指出数据及数据安全对于金融行业的重要意义,数据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在使用数据之前要做好数据安全保护。金融机构不仅仅要做好数据治理,更要做好数据安全治理。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不是简单的事情。

以银行为例,根据《中小银行数据安全治理报告》显示,虽然92.5%的银行已经开展了数据安全治理工作,但是采用成熟的方法论几乎是0%。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中小银行数据安全治理的总体态势存在三大短板: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成效参差不齐;未遵循科学的方法论;知识和能力不足。

采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才能少走弯路,更容易成功。那么什么是数据安全治理的方法论?数据安全治理该怎么做呢?

分级指南:数据安全治理的基础

2020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分级指南》(JR/T 0197-2020)(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给出了金融数据安全分级的目标、原则和范围,以及数据安全定级的要素、规则和定级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指南》虽为推荐性行业标准,但数据分类分级是金融机构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以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

标准主要起草人、国家金融 科技 测评中心(银行卡检测中心)的陈聪博士表示,对数据资产进行梳理并开展数据安全分级是机构开展数据安全管理的起始点。对数据实施分级管理,能够进一步明确数据保护对象,有助于金融机构合理分配数据保护资源和成本,是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数据生命周期保护框架的基础,也是有的放矢地实施数据安全管理的前提条件。

有了分级的框架,后续才能够对数据采集和使用等情形进行界定,例如何种金融服务能采集哪些数据、数据如何存储及其留存期限、哪些数据必须加密或脱敏、机构内部和机构之间哪些数据在何种情况下能够进行跨部门、跨机构、跨行业,甚至跨国境的数据共享和传输等等。

因此,《指南》是解决金融行业数据安全应用和数据价值发掘痛点的根本,主要作用是敲地基,是数据安全相关标准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换句话说,《指南》是数据安全治理方法论的基础。

数据使用和数据安全的两全之法

对数据的争夺,就是对商机和客户的争夺,而是否能够在这场争夺战中占据优势地位,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的数据安全治理能力。

对金融数据的使用和安全,中国人民银行 科技 司司长李伟曾表示,要制定数据分级标准,基于全局数据资产目录将数据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等级数据采取差异化的控制措施,实现数据精细化管理。规范数据共享流程,确保数据使用方在依法合规、保障安全前提下,根据业务需要申请使用数据。

由此可以看出,金融数据不是不能共享,也不是不能使用,而是在依法合规、保障安全前提下有序进行。也就是数据使用和数据安全的两全之法。

当前,数据安全能力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代表。金融机构自身数据资产安全梳理和数据安全分级作为数据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是切实保障金融数据安全应用、强化金融机构数据安全能力的有力保障。

相对体量庞大、业务复杂的机构,从厘清数据资产的难度角度,中小型金融机构落地指南的难度相对较低。

但是从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一致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大型机构具备相对更为完善的组织、岗位和制度体系,以及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更加雄厚的资本,数据安全分级落地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更为全面和有力的统筹和规划,并能够获得更加专业、多样的外部支援力量(如专业人才、外部专家、第三方机构等),能够将数据安全分级与后续数据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完成本阶段金融数据安全分级的同时,更加规范、有效地部署和实现覆盖数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金融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因此,对于各类型金融机构,数据安全分级工作没有例外、更没有捷径可走。

数据分级首先需要对数据资产进行安全梳理,包括数据资产全面梳理、数据合规资料整理、不同数据安全需求分析以及对数据安全影响情况的评估等工作,即便是对于中小型机构,特别是此前没有将数据安全纳入机构日常安全管理规划中的机构来说,仍然是一项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投入才能完成好的工作。

因此可以考虑借助工具、第三方测评机构的技术能力和实施经验等,结合自身数据资产、机构特点、业务情况等,开展数据安全分级,以确保数据安全分级工作合法合规的同时,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OK,关于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和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有什么意义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