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玉芳西南大学

赵玉芳西南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的学会概况)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8-19 11:16:36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心理学会的学会概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心理学会的学会概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中国心理学会的学会概况

中国心理学会于1980年7月正式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IUPsyS),荆其诚教授选为执委(1984、1988年)、副主席(1992年);张厚粲教授选为执委(1996年)、副主席(2000年);张侃教授选为执委(2004年)、副主席(2008年);张建新教授选为执委(2012年)。1984年加入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lied Psychology,IAAP)。徐联仓教授选为执委(1984年起连续三届);张侃教授选为执委(1998年);韩布新博士选为执委(2006年)。1990年加入亚非心理学会(AFRO-AS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APA),王甦教授选为执委(1990年)、联合主席(1992年);林仲贤教授选为执委(1994年)。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nternational Test Commission,ITC),张厚粲教授曾选为理事。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团结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促进我国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心理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本团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一)开展国内外心理学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二)组织心理学课题的研究工作。(三)普及心理学学科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广先进技术,发现并推荐人才。(四)依照有关规定编译出版心理学书刊。(五)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补充更新知识。(六)举办各种心理学培训班、讲习班,培训项目实施单位:中育心理网。(七)配合或协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有关心理学的课题,发挥心理学咨询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八)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心理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九)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承担心理学科技成果、心理学仪器及其他心理学产品的鉴定。(十)接受委托,承担心理学领域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心理学文献和标准的编审以及相关项目的论证评估。(十一)对在心理学科研、学术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和成就的会员,开展奖励和表彰活动。 分支机构总览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乐国安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孙向红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高文斌 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任:李 红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建新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 莉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出版工作委员会 主任:杨玉芳 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陈英和 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邹 泓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吴艳红 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彭运石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沈模卫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洪 炜 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隋 南 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主任:方 平 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马 皑 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郑希付 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姚家新 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佐 斌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赵旭东 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刘志宏 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王登峰 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孙向红 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 主编:钱铭怡 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李 纾 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韩布新 《心理学报》部 主编:张 侃 《心理科学》部主编:李其维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 任 乐国安(南开大学) 委 员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彭运石(湖南师范大学)  沈模卫(浙江大学)  洪 炜(北京大学医学部)  隋 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方 平(首都师范大学)  马 皑(中国政法大学)  郑 雪(华南师范大学)  李京诚(首都体育学院)  佐 斌(华中师范大学)  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刘志宏(武警警种学院)  王登峰(北京大学)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孙向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主任 刘 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 嘉(北京师范大学)  方 方(北京大学) 委 员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蔡华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周 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建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苏彦捷(北京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周仁来(北京师范大学)  刘 力(北京师范大学)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张 钦(首都师范大学)  江 新(北京语言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  管 健(南开大学)  毛志雄(北京体育大学)  水仁德(浙江大学)  范 方(华南师范大学)  高定国(中山大学)  赵玉芳(西南大学)  李 林(华东师范大学) 秘 书 刘 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 任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主任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肖 玮(第四军医大学)  连 榕(福建师大)  高 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委 员 丁新华(北京林业大学)  王文忠(中国科学院心理所)  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 健(北京回龙观医院)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兴华(首都师范大学)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 嫦(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  唐卫海(天津师范大学)  詹启生(天津大学)  张雅明(河北大学)  胡淑仙(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郭先菊(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桑青松(安徽师范大学)  张 野(沈阳师范大学)  郝春东(黑龙江大学)  高 源(哈尔滨育源心理教育学校)  钟建军(内蒙古师范大学)  李维青(新疆政协文史委员会)  王有智(陕西师范大学)  韩继明(延安大学)  林永峰(青岛市疾控中心)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格桑泽仁(四川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吴大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彭小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马红宇(华中师范大学)  卢会志(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  顾雪英(南京师范大学)  刘泽文(浙江理工大学)  迟毓凯(华南师范大学)  纪汉平(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  赖小林(汕头大学医学院)  张锦坤(福建师范大学)  田 珍(海南省第二劳教(戒毒)所)  王 伟(第四军医大学)  冯 耘(中国心融集团)  邱明煌(泉州电业局泉港供电公司)  罗 静(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机构)  范晓兰(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机构)  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檀培芳(中国石油中心医院)秘书 况扶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副主任 张 明(苏州大学)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赵守赢(贵州师范大学)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委 员 刘邦惠(中国政法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王晓钧(深圳大学)  张灵聪(闽南师范大学)  周成林(上海体育学院)  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  马剑虹(浙江大学)  孙健敏(中国人民大学)  钟 年(武汉大学)  周爱宝(西北师范大学)  罗桑平措(西藏大学)  刘金平(河南大学)  李 强(南开大学)  赵慧莉(青海师范大学)  张守臣(哈尔滨师范大学)  七十三(内蒙古师范大学)  石文典(上海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冯正直(第三军医大学)  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  文 萍(广西师范大学)  丁锦红(首都师范大学)  郝春东(黑龙江大学)  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  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  刘 文(辽宁师范大学)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张振新(浙江师范大学)  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  聂衍刚(广州大学)  王美芳(山东师范大学)  高定国(中山大学)  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  李祚山(重庆师范大学)  何晓丽(宁夏大学)  张仲明(西南大学)  董圣鸿(江西师范大学)  陈 陈(南京师范大学)  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何 宁(陕西师范大学)  陈 璟(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梅 建(中国心理学会)委 员 王廷礼(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  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樊春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连 榕(福建师大)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学术秘书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张 莉(中科院心理所)副主任 刘 艳(北京师范大学)  夏凌翔(西南大学)  李 林(华东师范大学)委 员 陈光辉(山东师范大学)  杨海波(天津师范大学)  管益杰(北京师范大学)  李 虹(中科院管理学院)  定险峰(华中师范大学)  徐守森(首都体育学院)  姜丽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舒 曼(华东交通大学)  刘兴华(首都师范大学)  訾 非(林业大学)  闫洪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傅春胜(中科博爱心理研究所)  王 力(中科院心理所)  管 健(南开大学)  陈 硕(浙江大学)  高 博(河南大学)  冷 英(华南师范大学)  任亚辉(南京师范大学)  王海英(东北师范大学)秘 书 周明洁(中科院心理所)  卢 敏(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 任 梅 建(中国心理学会)委 员 王廷礼(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  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樊春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连 榕(福建师大)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学术秘书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出版工作委员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 主任 钱铭怡(北京大学) 副主任 樊富珉(清华大学)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委员 杨蕴萍(北京安定医院)瞿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林芳(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王欣(河北师范大学)方新(北京大学医院)刘军(北京安定医院)陶勑恒(南京晓庄学院)盛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桑志芹(南京大学)罗锦秀(山西医科大学)李旭(“解决-相遇与对话”心理工作室)陶新华(苏州大学)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张海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向一(深圳南山人民医院)张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肖旭(四川大学)唐登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施琪嘉(武汉市心理医院)谢钢(江苏大学)钟杰(北京大学) 委员兼秘书 徐凯文(北京大学) 秘书 卢贺 员工心理促进工作委员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 任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 何先友(华南师范大学)  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  刘电芝(苏州大学)  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  姚梅林(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委 员陈秋燕(西南民族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  龚少英(华中师范大学)  胡卫平(陕西师范大学)  李 虹(清华大学)  李洪玉(天津师范大学)  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  李晓东(深圳大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  刘 霞(北京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聂衍刚(广州大学)  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  七十三(内蒙古师范大学)  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  师保国(首都师范大学)  司继伟(山东师范大学)  宋耀武(河北大学)  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  吴庆麟(华东师范大学)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辛自强(中央财经大学)  邢 强(广州大学)  燕良轼(湖南师范大学)  杨伊生(内蒙古师范大学)  杨昭宁(曲阜师范大学)  张大均(西南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赵俊峰(河南大学)  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 任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雷 雳(中国人民大学)  陶 沙(兼秘书,北京师范大学)委 员 王美芳(山东师范大学)  刘 文(辽宁师范大学)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施建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 耘(北京师范大学)  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  毕鸿燕(中科院心理所)  陈 旭(西南大学)  戴斌荣(江苏盐城师范学院)  邓赐平(华东师范大学)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朱莉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大华(北京师范大学)  王争艳(首都师范大学)  吴国宏(复旦大学)  徐 芬(浙江理工大学)  杨晓莉(西北师范大学)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张 野(沈阳师范大学)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纪林芹(山东师范大学)  李 丹(上海师范大学)  李富洪(辽宁师范大学)  李美华(青海师范大学)  李小融(成都师范学院)  李晓东(深圳大学)  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  刘爱书(哈尔滨师范大学)  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罗小兰(忻州师范学院)  莫秀锋(广西师范大学)  宋耀武(河北大学)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委会 主 任 吴艳红(北京大学)副主任 刘 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 嘉(北京师范大学)  丁锦红(首都师大)  张 明(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委 员 杨玉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傅小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蒋 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黄昌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周晓林(北京大学)  李 晟(北京大学)  方 方(北京大学)  罗 劲(首都师大)  郭春彦(首都师大)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周仁来(北京师范大学)  毕彦超(北京师范大学)  傅世敏(清华大学)  张清芳(人民大学)  罗跃嘉(深圳大学)  王勇慧(陕西师范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李寿欣(山东师范大学)  邓晓红(湖北大学)  周治金(华中师范大学)  刘思耘(华中师范大学)  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  王穗苹(华南师范大学)  陈 骐(华南师范大学)  高定国(中山大学)  任 杰(上海体育学院)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高湘萍(上海师范大学)  邓 铸(南京师范大学)  冯成志(苏州大学)  冷 英(南通大学)  高 华(福建师范大学)  王恩国(河南大学)  宣 宾(安徽师范大学)  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  刘 强(辽宁师范大学)  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  邱 江(西南大学)  陈安涛(西南大学)  韦义平(广西师范大学)  曹立人(浙江大学)  任 俊(浙江师范大学)  张德玄(杭州师范大学)  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秘书长 耿海燕(北京大学)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委会 主任 钱铭怡(北京大学) 副主任 樊富珉(清华大学)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委员 杨蕴萍(北京安定医院)瞿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林芳(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王欣(河北师范大学)方新(北京大学医院)刘军(北京安定医院)陶勑恒(南京晓庄学院)盛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桑志芹(南京大学)罗锦秀(山西医科大学)李旭(“解决-相遇与对话”心理工作室)陶新华(苏州大学)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张海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向一(深圳南山人民医院)张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肖旭(四川大学)唐登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施琪嘉(武汉市心理医院)谢钢(江苏大学)钟杰(北京大学) 委员兼秘书 徐凯文(北京大学) 秘书 卢贺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心理学报》部《心理科学》部 《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该刊为双月刊,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1992年第5期至2009年第6期,香港大学心理学系为协办单位;现协办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5期始)和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2010年第1期始)。 《心理学报》《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第十一届理事会名单 理事长:沈模卫(浙江大学) 前任理事长:乐国安(南开大学) 候任理事长: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副理事长: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周晓林(北京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秘书长: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常务理事: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陈 红(西南大学)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傅 宏(南京师范大学)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科院心理所)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李其维(华东师范大学) 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莫 雷(华南师范大学) 钱铭怡(北京大学)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申继亮(教育部) 沈模卫(浙江大学)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王重鸣(浙江大学) 杨玉芳(中科院心理所) 叶浩生(广州大学)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乐国安(南开大学)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张 侃(中科院心理所)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赵国祥(河南大学) 周晓林(北京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理事: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曹立人(浙江大学) 车宏生(北京师范大学) 陈楚侨(中科院心理所) 陈 红(西南大学)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 陈中永(内蒙古师范大学) 戴海琦(江西师范大学)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樊富珉(清华大学) 方富熹(中科院心理所) 方 平(首都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傅 宏(南京师范大学)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高定国(中山大学) 高峰强(山东师范大学) 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 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 郭春彦(首都师范大学)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郭永玉(华中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科院心理所) 侯玉波(北京大学) 胡竹菁(江西师范大学) 黄希庭(西南大学) 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雷 雳(中国人民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美华(青海师范大学) 李其维(华东师范大学) 李 纾(中科院心理所) 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 李小融(成都师范学院) 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 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 刘电芝(苏州大学) 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 刘 鸣(华南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罗桑平措(西藏大学) 罗跃嘉(深圳大学) 梅 建(中国儿童中心) 苗丹民(第四军医大学) 莫 雷(华南师范大学) 聂衍刚(广州大学) 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 彭运石(湖南师范大学) 钱铭怡(北京大学) 邱炳武(中科院心理所)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申继亮(教育部) 沈模卫(浙江大学) 施建农(中科院心理所) 时 勘(中国科学院大学)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隋 南(中科院心理所) 孙时进(复旦大学) 孙向红(中科院心理所) 陶 沙(北京师范大学)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王 垒(北京大学) 王重鸣(浙江大学) 韦义平(广西师范大学) 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 吴庆麟(华东师范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 许 燕(北京师范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 杨玉芳(中科院心理所) 姚本先(安徽师范大学) 姚树桥(中南大学) 叶浩生(广州大学)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余嘉元(南京师范大学)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 乐国安(南开大学) 张大均(西南大学)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张 侃(中科院心理所) 张力为(北京体育大学) 张丽锦(宁夏大学) 张 明(东北师范大学) 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张庆林(西南大学) 张守臣(哈尔滨师范大学)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赵国祥(河南大学) 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 郑 雪(华南师范大学) 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 周晓林(北京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 佐 斌(华中师范大学) 司库: 孙向红(中科院心理所) 副秘书长: 梅 建(常务) 李 扬(专职) 刘 勋(中科院心理所) 刘正奎(中科院心理所) 黄 端(专职)       第十届理事会分支机构名单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杨玉芳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建新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任:李 红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 侃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史占彪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张 侃 教育心理学分会 会长:申继亮 发展心理学分会 会长:董 奇 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分会 会长:周晓林 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 会长:彭运石 工业心理学分会 会长: 医学心理学分会 会长:姚树桥 生理心理学分会 会长:隋 南 心理测量分会 会长:车宏生 法制心理学分会 会长:马 皑 学校心理学分会 会长:郑 雪 体育运动心理学分会 会长:张力为 社会心理学分会 会长:金盛华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 会长:钱铭怡 军事心理学分会 会长:苗丹民 人格心理学分会 会长:王登峰 《心理学报》部 主编:林文娟 《心理科学》部 主编:李其维 第十一届理事会分支机构名单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乐国安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孙向红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高文斌  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张 莉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玉芳  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邹 泓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吴艳红  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彭运石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沈模卫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洪 炜  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隋 南 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主任:方 平  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马 皑 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郑希付 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李京诚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赵旭东  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刘志宏  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登峰  《心理学报》部   主编:张 侃 《心理科学》部   主编:李其维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师资队伍

教授黄希庭、张庆林、张大均、刘一军、陈红、张进辅、陈旭、赵玉芳、郑涌、郭成、陈安涛、邱江、王权红、杨东、冯延勇、毕重增、夏凌翔、杨娟副教授易遵尧、叶海燕、王卫红、徐展、高雪梅、张浩、张仲明、吕厚超、杨红升、黄蓓、张丽、余林、吴明霞、江琦、曹贵康、史慧颖、范丰慧、邹枝玲、刘衍玲、王金良、汤永隆、袁宏、龙长权、袁加锦、高笑、王力娟、胡理、雷旭、曾建敏、何清华、王智、谭钢、邵景进、喻婧、张华、郑丽军、王晓冬、陈伟海、沈伊默讲师助教卜越威、阮昆良、杨瑜、李敏、苏缇、陈富国、赵永萍、吴波、苏丹、陈有国、陈良、张婷、李星明、胡清清、毕泰勇、应虎、晏妮、郭磊客座兼职教授符明秋、罗跃嘉、李鸣、Code Ding、李康、孙弘进

邱江的主要学术成果:

邱江,张庆林.有关条件推理认知机制的概率理论.心理科学,2004,27(1):165-167.邱江,张庆林.智力研究进展——Shavinina的智能测评观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4,12(3):416-422(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4第8期全文转载).邱江,张庆林.假言推理中的概率效应.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505-511.邱江,张庆林.顿悟的认知过程:表征转变或进程监控.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华人心理学报). 2004, 5(2):181–194. 张庆林,邱江.顿悟与源事件中启发信息的激活.心理科学, 2005,28(1):6-9.邱江,张庆林.有关条件推理中概率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 2005,28(3):554-557.邱江,张庆林.青少年条件推理的认知机制与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21(3):17-21.邱江,张庆林.条件推理中的前后件概率效应.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30(4):730-734. 06年:邱江,张庆林. MHD问题困难原因探讨.心理科学,2006,29(1):222-224邱江,张庆林.有关条件推理的ERP研究.心理学报,2006,38(1):7-14Qiu J, Luo Yj, Wang Qh, Zhang Ql, et al. Brain mechanism of Stroop interference effect in Chinese characters.Brain Research, 2006,1072(1):186-193.Qiu J, Li H, Chen AT, Luo YJ, Zhang QL, et al. Brain Mechanism of Cognitive Conflict in a Guessing Chinese logogriph Task.NeuroReport,2006, 17(6):679-682.邱江,张庆林. 再探猜谜作业中“顿悟”的ERP效应,心理学报,2006,38(4):507-514.史滋福,邱江,张庆林.明确嵌套集合关系对贝叶斯推理的促进效应.心理学报, 2006,38(6):833-840张庆林,李艾丽莎, 赵玉芳, 邱江,刘敏. 创造性培养与教学策略(专著). 西南大学重庆出版社,2005年12月(获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Qiu J, Li H, Huang XT, Zhang FH, Chen AT, Luo YJ, Zhang QL, Yuan H.The neural basis of conditional reason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psychologia, 2007, 45 (7):1533–1539.Qiu J, Zhang QL, Li H, Luo YJ, Yin QQ, Chen AT, Yuan H. The ERP effects of cognitive conflict in a Chinese character-generation task. NeuroReport, 2007,18(9):881-886张庆林/邱江主编. 思维心理学(“十一五”规划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月.Qiu J, Li H, Liu Q, Zhang QL. Brain mechanisms underlying visual perception and visual mental imagery of Chinese pseudo-character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Brain Research, 2007,1184: 202-209.邱江,张庆林.字谜解决中的“啊哈”效应:来自ERP研究的证据.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52 (22): 2625-2631.邱江,张庆林.四卡问题解决中的内容与逻辑分析效应.心理科学,2007,30(6):1356-1358. Qiu J, Li H, Liu Q, Zhang QL. Brain mechanism of response execution and inhibition: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 2008, 19(1):121-126Qiu J, Li H, Liu Q, Zhang QL. The Müller–Lyer illusion seen by the brain: An 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study.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8, 77(2):150-158Qiu J, Zhang QL.“Aha!” effects in a guessing Chinese logogriph task: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8, 53 (3): 384-391Qiu J, Li H, Jou J, Wu ZZ, Zhang QL. Spatiotemporal Cortical Activation Underlying the Mental Preparation of Successful Riddles Solv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08, 186(4):629-634.Qiu J; Li H; Yang D; Luo Yj; Li Y; Wu Zz; Zhang QL.The Neural Basis of Insight Problem Solving: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Brain and cognition, 2008, 68: 100-106.Qiu J, Li H, Chen AT, Zhang QL. The neural basis of analogical inference: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tudy. Neuropsychologia, 2008,46,3006–3013.Qiu J, Li H, Wei YG, Liu Q, Zhang Y, Zhang QL.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in a word generation task: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Psychophysiology, 2008, 45, 970–976. Tu S, Li H, Jerwen Jou, Zhang QL, Wang T, Yu CY, Qiu J (通讯).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of deception to self preferences. Brain Research, 2009, 1247:142-128Wang T, Zhang QL, Li H, Qiu J (通讯), Tu S,Yu CY. The Time Course of Chinese riddles Solving: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09, 199: 278–282.邱江,李红,张庆林,黄砾卉,郭亚桥,涂燊,王婷,位东涛.创伤性事件(汶川地震)对个体选择性注意的影响:一项ERP研究. 中国科学C 辑:2009, 39(3):287-294.Qiu J, Li H, Luo YJ, Zhang QL,Tu S. The neural basis of syllogistic reason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Brain Research, 2009,1273, 106-113.Chen PF, Qiu J(通讯), Li H, Zhang QL. Spatiotemporal cortical activation underlying dilemma decision mak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9, 82,111–115.Yu CY,Tu S, Wang T, Qiu J (通讯). Cognitive change effects in a semantic, a numeric and a figure inference task: An ERP study. Neuroreport, 2009, 20(14):1304-1308.Qiu J, Wei DT, Li H, Zhang QL, Tu S, Wang T, Yu CY. The vase-face illusion seen by the brain: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2009, 74:69–73. Qiu J, Yu CY, Li H, Jou, J., Tu S, Wang T, Wei DT, Zhang QL. The impact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reward process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image, 2010,49:956–962.Wang T, Li H, Zhang QL, Tu S, Yu CY, Qiu J (通讯). Comparison of brain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charecters and pseudo-character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0, in press.Qiu, J., Li, H., Jou, J., Liu, J., Luo, Y.J., Feng, T.Y., Wu, Z.Z., Zhang QL.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Aha experiences: Evidence from an fMRI Study of insight problem solving. Cortex, 2010,46:397-403.Qiu J, Li H, Tu S, Wei DT, Zhang QL. How personal earthquake experience impacts on the Stroop interference effect: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Psychophysiology, 2010, in press.Yu CY,Tu S, Wang T, Qiu J (通讯). The neural basis of self-evaluation processing in social judgment. Neuroreport, 2010, in press.Wei DT, Qiu J(通讯), Tu S. Earthquake experience interference effects in a modified Stroop task: an ERP study.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0, in press. Tian F, Tu S, Lv JY, Wei DT, Su Y, Qiu J (通讯), Zhang QL. Neural correlates of mental preparation for successful insight problem solving.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11, 216:626-630.Zhao YF, Tu S, Lei M, Qiu J(通讯), Zhang QL. The Neural Basis of Breaking Mental Set: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11,208(2):181-187.邱江, 张庆林. 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进顿悟的认知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3):312-317.Zhang M, Tian F, Wu, X, Liao S, Qiu J (通讯). Neural Correlates of Aha! effects in Solving Chinese Verbal Problems: an Event Related-Potential Study.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2011, 84 ,210–214.Yun XY, Li W, Tu S, Zhang M, Zhang QL,Qiu J (通讯). Neural mechanisms of subliminal priming for traumatic episodic memory: An ERP study.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1, 498, 10– 14.Wei DT, Qiu J (通讯). Emotional arousal to negative information after traumatic experiences: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study. Neuroscience, 2011, 192,391–397.Luo JL, Li WF, Fink A, Jia L, Xiao X,Qiu J.(通讯), Zhang QL. The time course of breaking mental sets and forming novel associations in insight-like problem solving: an ERP investigation.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11,212,583-591.Lv JY, Wang T, Qiu J(通讯).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egative emotional context on involuntary attention: An ERP study.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2011, 86 ,106– 109.Liao S, Su YH, Wu, X, Qiu J (通讯).The Poggendorff illusion effect influenced by top-down control: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 Neuroreport, 2011,22 (15):739–743. Yang WJ, Liu PD, Xiao X, Li XP, Zeng C, Qiu(通讯) J, Zhang QL. Different neural substrates underlying directed forgetting fornegative and neutral image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Brain Research, 2012, 1441: 53 – 63.Wu X, Zhang M, QiuJ(通讯). The neural basis of impossible figures: Evidence from the fMRI study of the two-pronged trident.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2, 508: 17-21.LiuJM, Zhang M,Jou J, Wu X, Li W, Qiu J (通讯).Neural Bases of Falsification in Conditional Proposition Testing: Evidence from an fMRI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2012, 85: 249– 256.常晶晶, 刘强, 邱江(通讯). 异同判断中快同效应的大脑机制:一项ERP研究. 心理科学,2012, 35(4):829-835.Du X,Qin YG,Yin HZ, Tu S, Qiu J (通讯).Differentiation of stages in joke comprehension: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 in press.Chen XY, Wei DT, Qiu J(通讯).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Modified Stroop Effect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 2012, in press.Luo JL,Li WF, Qiu J(通讯), Liu YJ, Zhang QL.Neural basis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induced by heuristic prototype. PLOS ONE, 2012, in press.Xue S, Wang KC, Du X, Qiu J (通讯).Positive emotion modulates cognitive control: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study.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 in press. 2014年代表性论文:Qiu J, Li H, Huang XT, Zhang FH, Chen AT, Luo YJ, Zhang QL, Yuan H. The neural basis of conditional reason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psychologia, 2007, 45 (7):1533–1539.邱江,张庆林.字谜解决中的“啊哈”效应:来自ERP研究的证据.科学通报, 2007,52 (22): 2625-2631.Qiu J, Li H, Liu Q, Zhang QL. The Müller–Lyer illusion seen by the brain: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study. Biological Psychology (SCI, IF=2.4), 2008,77(2):150-158Qiu J, Li H, Chen AT, Zhang QL. The neural basis of analogical inference: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tudy. Neuropsychologia, 2008,46,3006–3013.Qiu J, Li H, Wei YG, Liu Q, Zhang Y, Zhang QL.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in a word generation task: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Psychophysiology, 2008, 45, 970–976.邱江,李红,张庆林,黄砾卉,郭亚桥,涂燊,王婷,位东涛.创伤性事件(汶川地震)对个体选择性注意的影响:一 项ERP研究. 中国科学C 辑:生命科学,2009, 39(3):287-294.Chen PF, Qiu J(通讯), Li H, Zhang QL. Spatiotemporal cortical activation underlying dilemma decision mak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9, 82,111–115.Qiu J, Yu CY, Li H, Jou, J., Tu S, Wang T, Wei DT, Zhang QL. The impact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reward process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image, 2010,49:956–962.Qiu, J., Li, H., Jou, J., Liu, J., Luo, Y.J., Feng, T.Y., Wu, Z.Z., Zhang QL.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Aha experiences: Evidence from an fMRI Study of insight problem solving. Cortex, 2010,46:397-403.Qiu J, Su YH, Li H, Wei DT, Tu S, Zhang QL. How personal earthquake experience impacts on the Stroop interference effect: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Psychophysiology, 2010, 47(6):995-1001.Su YH, Chen AT, Qiu J(通讯), Wei DT, Tu S. Spatiotemporal cortical activation underlying self-referencial processing evoked by self-hand.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10, 85:219–225.邱江, 张庆林. 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进顿悟的认知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3):312-317.Wei DT, Qiu J (通讯). Emotional arousal to negative information after traumatic experiences: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study. Neuroscience, 2011, 192,391–397.Yang WJ, Liu PD, Xiao X, Li XP, Zeng C, Qiu(通讯) J, Zhang QL. Different neural substrates underlying directed forgetting for negative and neutral image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Brain Research, 2012, 1441: 53 – 63.Wu X, Zhang M, Qiu J(通讯). The neural basis of impossible figures: Evidence from the fMRI study of the two-pronged trident.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2, 508: 17-21.LiuJM, Zhang M, Jou J, Wu X, Li W, Qiu J (通讯).Neural Bases of Falsification in Conditional Proposition Testing: Evidence from an fMRI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2012, 85: 249–256.Luo JL, Li WF, Qiu J(通讯), Liu YJ, Zhang QL. Neural basis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induced by heuristic prototype. PLOS ONE, 2012, 8(1): e49231.Xue S, Wang KC, Du X, Qiu J (通讯). Positive emotion modulates cognitive control: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stud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3, 54, 82–88.Wei, DT., Wang, KC., Shen, YM., Du, X., Li, WF., Dupuis-Roy, N., Qiu, J.(通讯), Zhang, QL., 2013. Exposure to traumatic experiences i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neural mechanism during charitable donation.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214, 42-47.Zhu F, Zhang Q, Qiu J(通讯). Relating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Verbal Creative Thinking to Cerebral Structures: An Optimal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y. 2013,PLoS ONE 8(11): e79272.Qiao,L., Wei,D.T., Li,W.F., Chen,Q.L., Che,X.W., Li,B.B., Li,Y.D, Qiu,J.(通讯), Zhang,Q.L.,Liu Y.J.Rumitation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sensitivity to negative life events. Neuroscience. 2013, 255, 255-264.Yang, J. Y. , Wei, D. T. , Wang, K. C. , & Qiu, J(通讯). Gray matter correlates of dispositional optimism: A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y.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3, 553, 201-205. 2015年及近期论文:Wu X, Yang WJ, Tong DD, Sun JZ, Chen QL, Zhang M, Qiu J(通讯). A meta- analysis of neuroimaging studies on divergent thinking using 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 Human Brain Mapping (IF=6.92), 2015, in press.Wang, K. C. ,Wei, D. T. , Yang, J. Y. , Xie, P., Hao, X., & Qiu, J(通讯).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umination in healthy and depressive samples: association with brain structur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d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Medicine(5-Year IF=6.42), 2015, in press.Deng Z, Qin J, Wei D, Cun L, Qiu J, Hitchman G, Xie P. Frequency Dependant Topological Alterations of Intrinsic Functional Connectom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Scientific Report (IF=5.08), 2015, in press.Li, HJ., Wei, DT., Sun JZ, Li, WF., Zhang, QL., Qiu, J(通讯). Brain structural alt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young women with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brain structure and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related to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Scientific Report (IF=5.08), 2015, in press.Wei, DT., Li, WF., Chen, QL., Li, HJ., Hao X, Zhang L, Zhang, QL., Qiu, J(通讯). Regional gray matter volume and anxiety-related trait interact to predict somatic complaints in non-clinical sampl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5-Year IF=6.78),2015, 10 (1): 122-128.Li, WF., Li, XT, Zhang, QL., Qiu, J(通讯), Liu, J. Brain Structure Links Trait Creativity to Openness to Experienc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5-Year IF=6.78),2015,10(2):191-198. Li, HJ., Sun JZ, Zhang, QL., Wei, DT., Li, WF., Jackson, T., Glenn, H., Qiu, J(通讯).Neuroanatom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Help-Seeking Coping Strategy.Scientific Report (IF=5.08),2014, 4:5700.Chen, QL.,Yang, WJ., Zhang, QL., Wei, DT., Li, HJ., Qiao L, Qiu, J(通讯). Association of creative achievement with cognitive flexibility by a combined voxel-based morphometry and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study. NeuroImage (5-Year IF=7.06), 2014, 102(2):474-483. Che XW, Wei, DT., Li, WF., Zhang, QL., Qiu, J(通讯), Liu YJ. Synchronous activation within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correlates with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Neuropsychologia, 2014, 63, 26-33.Zhang, X., Qiu, J., Zhang, Y., Han, S., & Fang, F. Mis-binding of Color and Motion in Human Visual Cortex. Current Biology(IF=9.91), 2014, 24(12):1354-1360.Varnum, M. E., Shi, Z., Chen, A., Qiu, J., & Han, S. When “Your” reward is the same as “My” reward: Self-construal priming shifts neural responses to own vs. friends’ rewards.NeuroImage(5-Year IF=7.06),2014, 87, 164-169. Li, HJ., Li, WF., Wei, DT., Chen, QL., Jackson, T., Zhang, QL., Qiu, J(通讯). Examining Brain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Stress in a Large Sample of Young Adults Via Voxel-Based Morphometry.Neuroimage (5-Year IF=7.06),2014, 92, 1-7 .Sun, JZ., Li, HJ., Li, WF., Wei, DT., Hitchman, G., Zhang, QL., Qiu, J(通讯). Regional Gray Matter Volume is associated with Rejection Sensitivity: A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y.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5-Year IF=5.35), 2014, 14(3):1077-1085Wei, DT., Yang, JY., Li, WF., Wang, KC., Zhang, QL., Qiu, J(通讯). Increased restin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in Creativity by means of Cognitive Stimulation.Cortex (IF=6.04), 2014, 51, 92-102.Du, X., Wei, DT., Qiu, J(通讯). An exploratory pathway to brain structure, neuroticism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and depression in healthy samples.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2015, in press.Li WW, Li YD, Yang WJ, Zhang QL, Wei DT, Li WF, Hitchman G, Qiu J(通讯). Brain structures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ternet tendency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Neuropsychologia,2015, in press.

赵玉芳的介绍

赵玉芳,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五莲人。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第三届、第四届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重庆市心理学会第三届学校委员会主任、第四届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西南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西南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期刊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包括本科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生的社会心理进展、社会认知研究等。主编、参编教材专著10部,两部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部为重庆市“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兴趣领域为群体心理过程以及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已经进行了群体性事件的心理过程、灾后心理健康、群际威胁和新市民社会融入等四个模块的研究。当前主要进行后两个部分的研究。群际威胁是当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关注经济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的群际威胁特征,以及对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力图将目前以种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群际威胁理论和方法拓展至经济社会地位差异群体中,并发现低地位群体的群际威胁感以及群际威胁感对低地位群体心理过程的影响。

赵玉芳的科研课题

在研项目:拔尖人才能力、人格与成就关系追踪研究,西南大学教改重点项目,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13-2016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社会融入风险因素研究——社会互动视角,2012年度中央高校业务费重点项目,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12-2014城乡统筹进城中新老市民社会互动与新市民社会融入关系研究,重庆市高等教育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11-2013群际威胁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11.1-2013.12已结题项目:转型时期的社会认同与社会行为关系研究——基于社会阶层视角,200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一般项目。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10-2011(已结题)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发展及教育研究,西南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重点项目。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09-2011(已结题)青少年灾后心理危机评估研究,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灾后心理研究专项。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08-2009(已结题)心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08-2010(已结题)心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西南大学第二届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08-2010(已结题)重庆市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风险评估研究,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校规划课题。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07-2009(已结题)群体性事件的社会认知结构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基金。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06-2007(已结题)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05-2007(已结题)社会比较中的自我比较研究, 国家级重点学科基金项目。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05-2007(已结题)大学生知识价值观与学习行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主持:赵玉芳;执行年限:2003-2005 (已结题)

西南大学的山东籍领导

赵玉芳,山东五莲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徐松岩(1963~ ),男,汉族,山东招远人,中共党员,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西亚研究所所长。如果辅导员也算的话,那就更多了。回答不易,满意请采纳!

关于赵玉芳西南大学和中国心理学会的学会概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